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进武清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有关工作要求,推动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试点行业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完成试点各项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结合武清区实际,制定《武清区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7)》。
一、制定该方案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答:2025年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武清区、西青区联合参与申报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2025年5月26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工信部规函〔2025〕112号),武清区、西青区入选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
二、制定该方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该方案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答: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面”上开展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示范,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武清区、西青区共获批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其中武清区1.5亿元,全部用于支持10个“点线面”项目新型技术改造,对单个项目的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详细奖补内容和资金申报方式后续将发布相关办法或通知说明。
四、该方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该方案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工作目标,到2027年,完成10个中央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推动三大试点行业80%以上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11项目标数据。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四大方面9个子项重点任务。第三部分为工作推进,按照时间节点明确了三个推进阶段的工作内容。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建立市区协同推进的试点工作机制。
五、该方案后续的工作要点有哪些?
答:一是把握方向,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市区协同推进的试点工作机制,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主抓,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区财政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科技局、区数据局、区委网信办、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各镇街园区等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确保试点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是调整项目,拨付补贴资金。征集储备项目,完成项目变更和替换工作,经审查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批复意见确定拟支持的“点线面”项目。组织制定《武清区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项目投资情况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推动拨付补贴资金。
三是跟踪项目,开展指标监测。定期更新三大试点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情况。开展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评估、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评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评估、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评估等。
六、关键词解释
1.“哑”设备改造: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使无法自动汇报数据或缺乏信息交互的设备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远程管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智改数转网联”: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的统称,指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升级生产流程,依托数字化手段优化业务体系,借助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形成三位一体的转型升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