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区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  天津市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 2025-01-06 14:46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依法治区工作要求,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文旅系统干部树立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治理能力。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 加强法治思想建设,培养法治观念

1.抓实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领导班子学习和干部培训重点内容。今年以党组扩大会、局长办公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安排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以专题辅导、业务培训、集中学习、网络培训等形式,组织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动自觉。严格落实年度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制度,积极组织参加学习培训,全体职员参与率、合格率均为100%。将《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作为重点,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用好天津干部在线学习、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等平台,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选派业务骨干参加文旅部、市总队举办的文化执法业务技能培训班6次,通过集中培训、案卷讲评、以案代训、以赛代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文化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

2.开展以案释法。围绕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旅游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聚焦典型案例、社会热点案(事)件,开展法治解读8次。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郁氛围。

3.创新普法形式。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将法治教育融入送文化下乡中去,截至11月底演出22场,专业艺术类辅导300余次,惠及人群10万余人。拓展普法宣传平台,拍摄制作2期普法文艺视频。我局图书馆开展“泛书海 法引航”公益普法宣传项目,列入天津市第二批落实普法责任制优秀创新案例。依托新媒体公众号平台,发布普法类信息10条,星级景区、酒店也在积极宣传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履行主体责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完善责任体系。组建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权责清晰的工作体系。坚持四个亲自,认真落实 五个一, 带动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全面推进统筹安排、任务分解、分项落实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层层压实无真空。在局系统形成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强大合力。

2.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策。截至202411月底累计审核天津市“一张蓝图、多规合一”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系统中出让、划拨项目共447个;审核“用地清单”项目37个;审核各相关单位及镇街项目控规、工程选址等函询文件37个;审核2024年计划出让地块共189宗;审核专题会审地块9宗;发相关单位涉考古工作文保工作意见函7个;向市文物局申请考古调查、勘探、备案项目及转发市文物局考古工作意见复函共111个;每项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科学决策,做出解释说明,提前化解矛盾。

3.畅通公共决策渠道。策划和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对区政府信访件,认真研究,严格规范处理。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借助便民热线等平台载体,及时倾听民生、了解民情,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000余件。常态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问题专项自查。

三、提升执法水平,净化文化市场

1.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采取自行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集贸市场和校园周边的文化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清查,对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演出经营单位进行高频次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628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296家次,办理行政案件41起,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文旅市场经营秩序,保持全区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发展。联合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区文旅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在杨村第十小学开展“党建+普法”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嘉宁道北社区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普法宣讲、互动问答、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学生、群众普及“扫黄打非”、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开设“普法微课堂”和“以案释法”栏目,利用“武清文化执法”公众号向群众普及文旅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文化市场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形式任务,共推送相关信息74条,展示文化执法工作成果。配合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参与拍摄“以案说法”专题片《攻坚—天津侦破“3·13”重大仓储发行盗版图书案纪实》,并在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2.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坚持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将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的全过程,以文明执法促进深度普法,以深度普法倒逼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执法过程中向各经营单位下发宣传单3000余份,向企业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

四、存在突出问题和不足

1.法治能力运用仍需深化。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的惯性和敏锐度不足,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待增强。
    2.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随着剧本娱乐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兴起,文化和旅游行业呈现点多、面广、问题复杂的特点,加之疫情给旅游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文旅市场监管执法广度、深度有待拓展,精细化程度亟需提高,这给有限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力量带来挑战。

3.法治宣传工作仍需增强。运用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的针对性还有不足,宣传载体不够鲜活,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信息报送力度不多。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接下来,要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法治社会建设各方面。进一步发挥文旅部门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高标准落实普法责任,加快建设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干部队伍,提高文旅行业治理水平,为谱写京津明珠、幸福武清新篇章贡献力量。                         
   1.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以身作则,团结带领班子成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认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切实落实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制度,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2.持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执法,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高效统筹执法资源,杜绝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等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竞争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3.统筹推进监管执法与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 普法责任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实效性。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