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共性普法责任清单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全民普法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集中宣讲、学习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2.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把组织开展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提出的要求,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
3.认真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加大对党内法规的宣讲解读力度,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党内法规培训。
4.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中办发〔2016〕71号),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为全街普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个性普法责任清单
黄庄街道人民政府普法责任清单 | |||||
序号 |
宣传重点 |
相关法律法规 |
工作目标 |
工作举措 |
责任科室 |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二十大精神 |
强化干部职工政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专题学习。2、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
党建办 |
2 |
党内法规 |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
面向全街党员干部进行宣传 |
按照“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与“作风过硬、纪律保障”要求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和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廉政教育 |
党建办、纪委办 |
3 |
信访条例 |
《信访条例》 |
宣传普及信访条例,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进行信访工作 |
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引导群众树立依法信访、依法维护合法利益、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的理念,规范信访秩序,营造依法信访的浓厚氛围。 |
综治中心 |
4 |
宪法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增强群众宪法意识 |
节假日时间节点、12.4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
街道各职能部门 |
5 |
国家安全教育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
让群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通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国家安全意识 |
街道各职能部门 |
6 |
禁毒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天津市禁毒条例》 |
提高群众禁毒防毒意识 |
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禁毒氛围 |
公共安全办 |
7 |
行政执法责任制 |
《天津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执法人员规范执法。 |
执法人员知悉行政执法责任制内容,促进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文明执法。 |
执法队 |
8 |
生态环境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保护环境,打造生态石各庄。 |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
执法队 |
9 |
安全生产、食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 |
增强企业、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学习安全防范措施 |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食品、道路交通、消防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排查辖区内的安全隐患,保证辖区的安全稳定 |
公共安全办 |
10 |
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 |
《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
宣传行政诉讼、复议相关知识 |
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行政诉讼、复议工作及其自身相关的行政程序法律知识。 |
司法所、执法队 |
11 |
社区矫正 |
《社区矫正法》 |
以司法所为主要阵地,宣传至各村 |
提高全民知晓率 |
司法所 |
12 |
法律援助 |
《法律援助条例》《天津市法律援助条例》 |
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度,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满意度,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 |
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司法所 |
13 |
人民调解 |
《人民调解法》 |
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的认知度,提高人民群众把人民调解作为化解民间纠纷首选途径的意识。 |
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预防矛盾纠纷、法治宣传教育的三大功能,强化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凸显人民调解在民间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 |
司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