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武清区大黄堡镇人民政府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2-31 16:00

    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秩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的要求,我单位积极履行执法职权,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现将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镇继续深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履职能力,注重重点领域监管,改进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监督监管,做好日常巡查检查,全年累计开展巡查事项350项,执法巡查人次1000余次。综合执法大队现有19人,其中在编参公人员4名,其他人员15名,所有持证人员均参与过日常行政执法相关工作,无零执法人员。人员参与率100%,职责履职率100%,案件公示率100%。年初制定的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已基本完成,年内持续做好对违规占路经营、禁烧防火、私搭乱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的巡查工作,较上年度加大了巡查力度和频次,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极大提升了执法形象。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对执法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和更新,及时组织新入职人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考试,保证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本年度共组织内部培训6次,参加线上培训100余人次,通过持续的培训与学习,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规范执法行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工作。根据乡镇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执法巡查计划,明确了巡查区域、巡查内容、巡查频次和责任人。执法人员按照巡查计划,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镇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公共安全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等责任科室,结合我镇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在秸秆禁烧、湿地巡查、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电动车治理、燃气安全、消防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持续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并将巡查结果及时上传至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全年共开展执法巡查2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巡查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工作。镇公共安全办公室、镇综合执法大队共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150余次,涉及建筑施工、市场商贸、燃气安全等多个行业领域。发现安全隐患200余处,并要求涉事单位及时整改;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20余次,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部署执法重点任务,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开展专项检查行动80余次,如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危化品储存与运输安全专项检查、电动自行车安全排查等,针对重点行业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联合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3场,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200余人次,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与管理水平。

(四)加强执法程序监督工作。镇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按照《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规定》,明确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执法标准和执法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坚持做到亮证执法、告知权利义务、规范调查取证、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决定并及时送达执行。所有执法案件均通过行政执法办案系统进行办理,实现了执法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我镇建立了案件审核制度,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决定前均需经过法制审核部门的审核把关,重点审核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处罚是否适当等内容,确保每一个执法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三、案卷评查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年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全面评查。评查内容涵盖执法主体、事实认定、证据收集、适用法律、程序规范、文书制作等方面,按照严格的评查标准进行打分,并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记录。

今年以来我镇无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被纠错(含确认违法、撤销、变更等)的案件情况;无经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案件情况。

四、非现场执法规范情况

为规范非现场执法行为,我单位对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进行排查清理,我镇执法领域无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且无新增计划,我镇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定期报告监控设备新增情况。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执法领域不断拓宽,涉及的法律法规日益增多,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执法人员在面对一些复杂疑难案件时,存在法律法规适用不准确、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执法水平。

(二)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镇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协调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执法合力不足等问题。在处理一些跨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时会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三)执法对象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执法对象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在面对执法检查时,往往不配合甚至阻挠执法工作,增加了执法难度和执法风险。同时,一些群众对执法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也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六、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计划,加大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模拟执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完善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与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乡镇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违法建设、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制定详细的联合执法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乡镇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三)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宣传计划,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与乡镇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