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 |
完成时间 |
1 |
(一) 保障一老一小需求 |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升级改造5所镇级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居家入户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 |
2023年底 |
2 |
深入开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行动,建设杨村第四小学(迁建)、杨村第二中学(重建)、翡翠半岛小学(新建)、翡翠半岛中学(新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880个。 |
2023年底 | |
3 |
发挥城关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全面提升城关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将镇初中并入高中,建成全区首个公办完全中学。 |
2023年9月底 | |
4 |
(二) 帮扶救助困难群体 |
打造“武清智慧救助”服务网,上线运行区智能救助平台,采取“互联网+大数据”,构建“主动发现+分析预警+分类派单+快速处置”智慧救助模式,进一步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安全网。 |
2023年底 |
5 |
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完善落实残疾人康复、体检、生活救助等精准帮扶措施,实施残疾人家庭坡道改造,惠及全区2.6万名残疾人。 |
2023年底 | |
6 |
(三)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完成4.9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工程,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作业环境,有效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023年底 |
7 |
实施南蔡村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供水效率和灌溉效益。 |
2024年底 | |
8 |
推进武清区河西务镇京津冀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为农产品种植户搭建共享直销平台及仓配中心,打造京津两地农产品批发交易行业的新标杆。 |
2023年 6月底 | |
9 |
①实施80公里乡村公路新建大修工程,打造“四好农村路”,不断织牢织密农村路网。②以“交通+”全力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采取“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旅游”等多种模式,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路,为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创造良好交通条件。 |
2023年底 | |
10 |
(四)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
①开展供热“冬病夏治”,对部分供热效果较差的终端用户进行供热设施维修改造。②依托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开发供热便民服务小程序,实现供热运行数据在线监测、信访数据在线分析、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服务电话一码可查。 |
2023年 10月底 |
11 |
实施一批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切实消除管道老化安全隐患。 |
2023年底 | |
12 |
推进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主题公园、燃气安全主题公园等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 |
2023年底 | |
13 |
(五)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
实施翠亨路与光明道交口提升改造工程,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 |
2023年底 |
14 |
实施京津公路与杨北公路交口提升改造工程,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 |
2023年底 | |
15 |
①综合采取优化交通组织、增加机动车道等措施,治理大型商圈、临路中小学校周边道路存在的交通堵点,保障居民通畅出行。②实施泉旺路(雍阳西道至前进道辅路)、泉发路(雍阳西道至前进道辅路)、泉达路(雍阳西道至前进道辅路)现有378个停车泊位重划和新划,增加约170个停车泊位,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
2023年 6月底 | |
16 |
对全区20余个汽车充电站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充电效率提升20%以上。 |
2023年底 | |
17 |
实施110余条10千伏线路智能化改造,实现故障精准定位、电网快速自愈、负荷精准控制等应用功能,提高区域供电可靠性。 |
2023年底 | |
18 |
(六)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
启动实施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城市面貌和群众居住环境。 |
2023年底 |
19 |
推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
2023年底 | |
20 |
实施河东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9.69万平方米。 |
2024年 10月底 | |
21 |
实施泗村店镇还迁房建设,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 |
2025年 6月底 | |
22 |
实施大黄堡湿地核心区生态移民工程,总建筑面积47.03万平方米。 |
2024年 6月底 | |
23 |
(七)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
实施4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2023年底 |
24 |
实施北运河振华桥~京山铁路桥段(1.8km)综合治理,实施河道清淤、堤防建设和沿线绿化提升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美化水景观。 |
2023年底 | |
25 |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对大黄堡湿地核心区东部片区,实施水系连通、鸟类栖息地改善、芦苇恢复等一系列修复项目,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023年底 | |
26 |
(八)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 |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2个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创业者搭建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载体;完成3个基层就业服务驿站建设;全年组织400场以上招聘活动,新增就业3.6万人。 |
2023年底 |
27 |
服务发展灵活用工,依托振华桥零工市场,成立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产业联盟,吸引培育15家规模以上企业入盟,为全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不少于10000人次。 |
2023年底 | |
28 |
(九) 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
实施学校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探索采用多种模式开办学生食堂,推动12所采用配餐方式供餐的学校改建校内加工食堂,改造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供餐质量。 |
2023年底 |
29 |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示范引领区域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
2023年底 | |
30 |
推动中型餐饮单位(150至1000平方米)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将餐饮服务关键环节信息向社会公开,打造“阳光厨房”,让群众吃的更安心更放心。 |
2023年底 | |
31 |
(十)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
举办2023年群众文化体育节,包括京津冀文化体育交流、助推乡村振兴、运河文脉传承、讲好武清故事四大版块内容,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 |
2023年底 |
32 |
提升改造村社区健身广场20处以上。 |
2023年 11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