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政执法人员情况。2023年,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现有编制10个,在编人员9人,在岗人员10人,其中行政执法岗9人,法制审核岗1人。10人均取得了统一制作的行政执法证。同比去年,增加执法人员1人,为调入一名人员,新增加人员已通过考试并取得了执法证。
2.行政执法案件情况。2023年,我局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旅行社、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企业等经营场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专项检查,同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经营单位118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371人次;办理普通程序案件38起,包括行政处罚案件15起,刑事移交案件4起,警示告诫案件2起,责令改正案件14起,终止调查通报其他部门处理7起,共罚没款78782元,没收涉案出版物20本,涉案卫星地面接收设施4套;简易程序案件4起,均为警告。同时,共处理政民零距离、便民服务专线、总队交办等群众举报94个,处理完成率100%;同比去年,案件办理数增长14起,举报处理数增长59个。
2023年,我局办理侵犯著作权移交刑事案件2件(其中1件因案情分别立案3起),为吴某某发行侵权出版物案、魏某某发行侵权出版物案,涉案出版物数量共13.74万余册,涉案总码洋691.36万余元。目前相关案件均已移交至公安部门进行后续侦查。
3.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我局制定了2023年行政执法计划,均已完成。
4.行政执法荣誉嘉奖情况。2023年2月,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铁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个人称号;
2023年9月,国家版权局对2022年度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查办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荣获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支队张紫微同志荣获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情况 我局按要求制定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和《信息公示目录》,于武清政务官网上公示了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等行政执法信息和2023年“双随机”抽查计划及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服务指南、工作职责、流程图等网上公示制度均于办公场所内进行线下公示;执法过程中均按要求出示或者佩戴行政执法证件,公示执法身份。执法证件更新后,及时将更新情况于网上进行公示;持续于武清政务官网、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执法决定信息进行公开。2023年,全部行政处罚信息均进行了公示。
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情况 我局按要求制定了《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和《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执法音像记录事项清单》,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实现全过程记录,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情况;对查封扣押财产、强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开展全过程音像记录;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做到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统一、规范。
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情况 按要求制定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持续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台账》,做到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设置执法支队党建办公室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构,配备了1名法制审核人员。由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主要负责人履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第一责任人责任。
推行行刑衔接制度情况 2023年,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支部与公安武清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八大队支部委员会共同签订了《党建联盟框架协议》,确定了“知识联学”、“方法联享”、“业务联促”、“队伍联建”等9方面内容,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党建融合发展水平,以党建强助推队伍硬、工作优,不断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下一步,支队将进一步加强与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八大队的沟通协作,拟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我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
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情况 2023年9月,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天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权的适用和监督,保障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我局严格落实裁量基准,不断做细做实,保障营商环境,维护群众权益。
开展文物保护专项行动 2023年,我局支队与区博物馆就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专题研讨,重点围绕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点位分布及文物执法难点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文物执法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支队联合区博物馆对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点位进行了联合巡查,重点检查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是否存在乱搭乱建、倾倒垃圾、耕种植树、毁坏界碑及其他遗产标识等行为,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开展印刷出版市场专项行动 3月,为切实维护好全国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按照市、区“扫黄打非”办安排部署,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及网络空间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7月,我局开展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单位进行集中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盗印教辅书籍和售卖淫秽色情、言情类、口袋本卡通画册等行为,积极营造全社会“护苗”良好环境。
开展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按照区委网信办要求,7月,我局开展了“清朗·2023”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暑期文化市场安宁,营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10月,按照区“扫黄打非”办要求,我局开展了“剑网·2023” 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加强线上线下侵权盗版行为打击力度,大力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持续净化辖区文化市场环境。
开展跨地域联合执法行动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联席会议精神和“扫黄打非”工作要求,我局执法人员赴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联合执法检查及执法人员业务交流培训活动。两地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印刷企业、出版物销售等单位,召开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交流会,介绍了各自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情况、先进做法和经验,切实增强了两地执法业务交流,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维护了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和繁荣稳定。
加强柔性执法 柔性执法是严格执法和教育引导的有机融合,我局积极落实区司法局下发的《武清区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指导意见(试行)》,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为企业纾困解难,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内,下发《行政警示告诫书》3份。
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制度 我局坚持依法监管、过罚相当、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理念,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根据《天津市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办法》等规定,制定了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市场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强化线上线下宣传工作 我局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在执法过程中向各经营单位下发宣传单页1200余份,同时张挂宣传横幅,向企业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利用“武清文化执法”公众号,宣传重要法规新闻政策,开设“普法微课堂”,对文旅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向群众宣传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为向群众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区图书馆、公安武清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八大队、泉兴路派出所、区新华书店等部门在曹子里镇大白马港村开展了“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党建联盟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创新发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倡议书”、执法典型案例、法治保障等宣传资料300余份,提高了群众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发挥执法宣传示范效应 我局查办的一系列重大案件被天津市各媒体多方报道,取得丰硕成果。1月22日,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栏目对武清“3·09”销售盗版图书案进行了专门报道,该案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挂牌督办,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公安武清分局联合查办; 4月26日,由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天津市版权局、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天津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联合指导,武清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武清分局、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具体承办的“以案说法”专题片《严打盗版出版物—3·09摧毁侵权盗版大案纪实》在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天津“3·01”涉嫌重大仓储发行盗版图书案被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天津市版权局公布为2022年我市查处的侵权盗版重大案件。
持续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工作 2023年,我局制订了执法人员培训计划,要求执法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文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共开展“加强版权保护 推进创新发展”、“传承运河文化 加强文物监管”等主题培训8次;全体执法人员参与并完成了区司法局组织的公共法知识学习考试;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开展执法学习,年内共学习80学时,开展考试2次,参与考试人员全体合格。
集中开展安全专题培训工作 按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部署,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文化和旅游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监管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计划,共开展了4次集中培训,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专题学习。培训突出结合执法实际,授课人根据工作要求编制了PPT培训材料,针对执法实际情况,收集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工作论述,安全隐患整治案例等作为补充教材。集中培训后,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进一步提升了培训效果。培训期间,我局安排执法人员参加了2次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安全生产工作视频培训会议。会后,参会人员及时将有关会议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向全体执法人员进行讲解,保障了执法培训质量。
推进开展职权下沉培训工作 为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职权下沉落实,我局制定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文化市场街镇执法培训及执法履职情况评估工作的通知(津武政备〔2023〕—2—314号)》,归集职权下沉法规,形成培训材料下发至各镇街,要求各镇街加强学习,严格落实《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积极履行下沉执法职权。对各镇街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职权下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上报至区司法局,提升镇街综合执法水平。
我局设立局办公室为执法监督机构,年度未接到对执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未收到执法违法责任追究的要求,案件评查工作正常展开。接收法院函送司法建议2件,均已处理并反馈。
2023年,我局无行政案件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执法工作安排中,各项执法专项行动较多,督查通报多,执法目的不明确,执法重复性大,双随机、一公开未全面落实到位;二是在执法过程中,普法宣传未全面落实到位,仍存在管理多服务少,行政执法多说服教育少的问题。
2023年,我局执法人员未接到投诉,未引起舆情。但文旅市场行政执法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储备更新不足,专业水平整体偏低;行政执法职权定位不清,行政执法职权与部门监督管理职权交叉,部分行政执法事项侵扰民事领域;执法工作中的创新力不足,对于新兴综合性业态,工作招法少,造成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退出机制;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天津干部在线学习及全国文化市场技术服务与监管等平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必修课,持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定期对镇街综合执法人员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相关业务培训,对下沉镇街的职权进行梳理,安排镇街学习并考试,开展镇街职权下沉事项专项督查工作,对镇街文化市场执法履职情况进行评估。
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梳理形成我区文旅市场行政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清单,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及时公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并进行动态调整,增强执法工作透明度,着力提升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探索专项行动与双随机、一公开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专项行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检查,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加强柔性执法,深入细化“四张清单”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优化行政执法活动,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在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公示投诉举报电话,持续加强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重要节点,依托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及时宣传文旅市场法规条文和全区文旅市场执法动态、措施成效,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天津市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