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7日在天津市武清区第六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武清区审计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重要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全面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和市委、区委审计委员会部署要求,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强化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区审计局开展审计项目24个,审计发现问题金额41252.38万元、非金额问题159个,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移送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13件,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区领导报送问题类专题报告12篇,向相关单位发送审计提示函7次。2024年全年推动审计发现超期未整改问题销号15个,整改金额1011.76万元。
根据审计法相关规定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审计局对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内容主要涉及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方面。
一、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1.39亿元(含上年结余23.17亿元和待偿债再融资一般债券上年结余10.70亿元),总支出263.84亿元,年终结转17.55亿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07.86亿元(含上年结余57.46亿元和待偿债再融资专项债券上年结余4.80亿元),总支出162.36亿元,年终结转45.50亿元。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4240万元(含上年结余17037万元),总支出19222万元,年终结转5018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底,政府债务余额为528.75亿元。其中:置换债券5.08亿元、新增债券250.19亿元、再融资债券273.48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2024年度全区预算执行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能够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力量办大事,兜牢“三保”底线,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不断强化财政预算对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
二、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
(一)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在区土地整理中心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关注了储备土地临时利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预算管理不规范。
2. 直达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低。
3. 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
4. 储备土地临时利用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民政局、区融媒体中心2022年至2023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在区土地整理中心、梅厂镇、泗村店镇、豆张庄镇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关注了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预算收支管理不规范。
2. 应缴财政款未上缴。
3. 政府财务报告编报质量不高。
(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1. 重大项目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滨河小学建设情况、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政策落实情况,在区级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关注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老年日照中心建设、泗村店镇卫生院及疗养院建设、大黄堡湿地管委会科研监测中心建造结构提升改造和院区提升改造(以下简称“科研监测中心和院区改造项目”)等工程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工程进展缓慢。
(2)工程建设管理不严格。一是建设程序不规范。二是竣工验收不规范。三是部分工程项目保修期不合规。
(3)工程建设质量存在隐患。
(4)工程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工程项目超概算。二是竣工价款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不规范。三是未按合同约定付款。四是财务核算不规范。
2. 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京津冀特大暴雨灾害赈灾资金、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殡葬服务管理及资金3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京津冀特大暴雨灾害赈灾资金审计情况。一是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二是财产登记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相关镇街“一户一档”资料整理滞后、要件缺失。
(2)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审计情况。一是无障碍改造范围不符合政策要求。二是无障碍改造建设及资金管理不严格。三是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资金效益不佳、资金管理不到位。四是区残联对辅助器具申领审核不严格。
(3)殡葬服务管理及资金使用审计情况。一是区民政局下属某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执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区民政局对其监督指导不足。二是未按要求对公墓实施冻结式管理。三是违规预售公墓墓穴。四是殡葬服务收费公示不完整。五是违规出售公益性公墓。
(四)统筹发展和安全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地方重点金融企业风险防控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项目中关注了内部控制执行、财务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 地方重点金融企业风险防控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某区属企业为民营企业提供对外担保。二是某金融企业未对在保项目进行风险分类,未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2. 财经纪律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某单位在下属企业列支费用、违规占用下属企业车辆、社会化租用车辆及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某街道将某项目“以奖代补”结余资金以拨作支至下属企业往来科目长期挂账、将本级经济业务在下属企业账面核算、河(湖)长制考核奖补资金未按要求专账核算。某镇以现金形式发放工会会员结婚慰问、使用工会经费购买预付卡。某镇职工生育津贴和产假期间工资同时发放问题涉及应清退资金尚未完成清退、使用工会经费购买预付卡、社会化租用车辆管理不规范。某镇下属企业部分往来款未记账;代扣职工费用计入营业外收入,未及时上缴至代缴单位。某镇下属企业大额现金支出。5家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采购不合规、应招标未招标、未按招标公告签订合同等问题。3家非政府购买服务主体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违规进行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3. 内控制度执行方面存在问题。6家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不规范。5家单位支出业务审核不严格、入账无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不规范。3家单位对下属单位或控股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监督管理不到位。1家单位未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部审计工作第一责任人、未制定内部审计制度。
(五)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在各类审计项目中持续关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1. 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依托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对部分镇街下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某街道下属企业车辆等固定资产未入账、资产处置不规范。某镇下属企业固定资产账登记不准确,部分资产账实不符。某镇下属企业存在未计提折旧、已售固定资产未销账、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等问题。
2.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项目中,持续关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6家单位部分固定资产未入账、2家单位部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某街道固定资产在下属企业核算。5个已竣工投用的建设类项目未转入固定资产。
3.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重点开展了9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武清区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某责任部门对生活垃圾无证经营行为、镇街生活垃圾日常管理、生活垃圾运输车定位轨迹监管不到位,对生活垃圾经营性许可证办理条件设置不合理。某单位推动湿地保护规划部分任务未按期完成、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龙凤河项目部分绿化种植与设计不符。3镇河(湖)长制、林长制落实不到位,存在巡河次数不达标、巡林达标率低、未向社会公开河(湖)长制履职情况、河道坑塘周围堆放生活及建筑垃圾、沿岸绿化工程养管不到位等问题。2镇3村的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项目未公开招标。某镇部分储备林用地为非林业用地、3处储备地块堆放生活及建筑垃圾。某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工投用后未进行竣工验收。某镇坑塘整治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不规范。
三、审计建议
1. 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将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处置收入管理,将结转结余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等重要内容和信息纳入预算编制,如实全面反映预算情况。二是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兜住“三保”底线,严禁违规乱开口子、随意追加预算;加强直达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防止挤占挪用、沉淀闲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三是强化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强化项目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促进绩效评价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区财政部门要加大绩效管理培训力度,切实加强项目监督及绩效自评结果的审核。
2. 强化经济风险防控,进一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一是防范化解债务和金融风险,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防违规举借债务;加强国有企业监管,规范各类对外担保行为,牢牢守住经济安全底线。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督促健全细化“三重一大”决策和执行机制,规范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出租、出借等程序,夯实资产底数,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高效利用、处置合规。三是切实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聚焦建设审批程序、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压实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职责,依法依规履行项目建设和财务管理各项程序,保障工程质量,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3. 强化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质效。一是推动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强化“管经济发展必须管经济安全”的责任意识,压实一把手责任,推动各单位切实落实网格化治理工作各项职责任务,从源头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二是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加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力度,推动被审计单位堵塞制度性漏洞、完善机制性缺陷。三是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纪检巡察、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成果共享,不断将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延伸,促进经济安全治理源头防范,全面打牢经济安全基层基础。
本报告反映的是武清区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区审计局依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有关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人民政府和区审计局将持续加强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有关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清篇章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