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天津市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及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区审计局对2023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延伸。
一、2023年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我区审计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要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区委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更好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落地见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二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三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是重点专项资金审计;五是国有资产审计;六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
(一)2023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8.38亿元(含上年结余15.11亿元),总支出255.21亿元,年终结转23.17亿元。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00.94亿元(含上年结余76.69亿元),总支出143.48亿元,年终结转57.46亿元。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1993万元(含上年结余14225万元),总支出4956万元,年终结转17037万元。
从审计情况看,2023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各单位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全力稳经济、促发展、强信心,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但经审计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直达资金项目支付进度低。
——存量资金未发挥效益。
——财政专户应付代管资金未及时清理。
——农业生产发展、路政管理补贴等转移支付资金4225.99万元超过两年未及时拨付。
——部分财政资金未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以人员经费名义申请和列支项目经费。
——未按照事前绩效评估报告结果调整绩效目标表。
——部分项目绩效指标未细化。
——区财政局对预算指标填报情况审核不到位。
延伸审计发现问题:
——“三公”经费管理不到位。
——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
——往来款长期挂账。
——未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项目未履行变更手续。
在开展区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区审计局同步开展区水务局、区城管委预算执行等审计项目,发现如下问题:
——决策事项未执行到位。
——会计核算不规范。
——采暖期清洁能源取暖运行补贴发放监管不到位。
——项目验收不规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1. 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
——改变专项债券资金用途。
——专项债券资金未及时发挥使用效益。
2. 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不符合条件企业领取一次性吸纳农民工就业补贴。
——培训机构超范围领取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3. 武清区2020年至2022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学校校际网络视频教学同步系统使用效率不高。
——改变专项资金用途。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对8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如下问题:
——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账务处理不规范。
——票据使用不规范。
——超标准发放出行补助。
(四)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1.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
——生态移民项目主房认定程序执行不到位。
——生态移民档案管理不规范。
2. 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未按规定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考核体系和承训机构评估制度。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向非预算单位天津市武清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拨付经费294.41万元。
3.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等9家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部分项目客观评分不一致且未予纠正。
——未按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医疗设备账实不符。
(五)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资产未入账。
——还迁房及地下室被占用。
——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情况。
2023年下半年以来,对6家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效果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如下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完善。
——合同管理不规范。
——预算草案未经党委(组)会审议。
——未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
——网络安全责任制未落实。
二、审计建议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
将预算管理理念贯穿资金、资产、资源配置全过程,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精细化程度。增强预算编制前瞻性、预见性,防止“宽打窄用”。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分配和下达速度,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同时,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和追加,强化预算执行监控,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禁以一般性支出替代项目支出,管好“钱袋子”,打好“铁算盘”,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加强财力统筹力度,发挥财政支撑保障作用。
加大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的统筹力度,着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开拓收入来源,挖掘增收潜力,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资金“颗粒归仓”。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落实好“三保”工作,继续强化一般性支出管理,严控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定期清理财政专户资金,及时盘活结余闲置资金,规范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严控支出范围,将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确保盘活的资金聚力增效,更好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在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区国资部门和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和日常监督,完善国有资产出租、处置等工作流程,避免国有资产被违规占用或长期闲置。各单位要摸清国有资产底数,及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同时,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切实增强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产权意识,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管理职责、经营方式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凝聚内外监督合力,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优化内部治理“软约束”。加强各级领导对内控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完善制度、强化执行、整改落实等内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有力、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内控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内控体系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强化外部监督“硬手段”。深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打破监督“壁垒”、凝聚监督合力、加强成果共享,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力度,聚焦顽瘴痼疾,深挖问题根源,推动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本报告反映的是武清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人民政府将加强跟踪督促,并在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天津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全力以赴干出新天地、实现新业绩、展现新作为,奋力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