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天津市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区审计局对2022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重点专项资金情况、政府债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延伸。
一、2022年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区审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更好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落地见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二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三是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项目审计;四是重点专项资金审计;五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六是国有资产审计。
(一)2022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69.20亿元,支出总量168.20亿元,上年结转14.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转15.11亿元。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84.26亿元,支出总量79.85亿元,上年结转72.28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转76.69亿元。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1.02亿元,支出总量1.15亿元,上年结转1.5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转1.42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全区预算管理水平逐年提高,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扎实做好“三保”工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安排各项财政资金,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但经审计调查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武清区财政专户资金情况未在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单独反映。
——部分存量资金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未调入预算统筹安排,未发挥存量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指标管理不规范。区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指标文件中,部分未同步分解下达区级指标文件。
——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部分预算指标未同步分解下达相应的绩效目标;个别单位未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核减预算指标调整项目绩效指标。
——区财政局未及时与镇街进行清算。
——武清区一般公共预算部分转移支付资金超过两年未及时拨付完成。
——武清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部分资金未及时拨付。
——部分政府采购项目未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
——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各镇街未上缴2022年污水处理费。
在开展区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区审计局同步开展区农业农村委、区工信局预算执行等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
——预算执行分析未按《内部控制手册》执行。
——区农机校、大孟庄镇“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
——区工信局“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到位。
——区国投公司内控管理缺失。
——杨村街道部分专项资金未发挥使用效益。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1.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
——改变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途。
——部分专项债券支付进度慢。
2. 中央直达资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违规向实有资金账户拨款。
——部分直达资金项目支付进度缓慢。
3.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未申请造成未享受残疾人相关补贴。
——未及时停发造成多领取低保资金。
(三)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项目审计情况。
1.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田长制”落实不到位。
——巡河日志记录不规范。
2. 武清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
——区水利技术服务中心财政票据使用不规范。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日志管理不到位。
3. 武清区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一镇一业”产业项目资金效益审计发现的问题。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统计标准不一致。
——未持续跟踪监测“一镇一业”产业项目经营情况。
——未采用公开方式确定项目经营方。
(四)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1. 疫情防控资金收支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
——未制定隔离点防控物资管理相关政策。
——未明确隔离点代管单位职责权限。
——部分单位未按合同约定预留质保金。
2. 部门结余资金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
——6家单位应缴未缴财政结余资金。
——区工信局部分专项资金未做到专款专用。
——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应付未付部分项目尾款。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对9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
——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执行不到位。
——部分单位财务账务处理不规范。
——区委网信办部分资金支付超范围。
——部分单位网络安全责任制未落实。
(六)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1. 武清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盘活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
——闲置资产清查结果报告不实,存在漏报或错报现象。
——区交通局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
——区交通局部分资产未入账。
2. 2020年度武清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
——报表附注未披露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信息。
——部分预算单位财务报表各表间对应数字不衔接。
——部分预算单位财务报告收入填报不准确。
二、审计建议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
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内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等职能机构要加强协调、明晰职责、强化责任,保证预算执行在财政部门内部运行顺畅。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预算执行动态监督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大预算支出进度过程跟踪,及时掌握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将绩效评价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中,坚持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财政管理的硬约束,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运用。
(二)强化财政资金统筹,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发挥效益。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到应减尽减。加快推进暂付性款项清理工作,从源头、路径和程序上严控新增财政暂付性款项。对闲置资金定期清理整合,将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有机结合,统筹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消化和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和水平,促进资产科学配置、有效使用和规范处置,加强盘活闲置资产,对低效无效资产及时进行处置,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区财政局会同区国资委应督促各相关单位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意识,提升日常资产管理水平,做好清查盘点、登记入账,全面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确保资产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内部风险防范能力。
推动内部监督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围绕有效防范经济业务、财会管理、审批审核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和负面影响,以内控为抓手,压实责任,强化内部监督。夯实制度基础,建立健全制度办法,针对重点岗位、重要事项,加强监督检查,防范风险隐患,将内控管理贯穿日常工作全过程。注重整改落实,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剖析原因、认真整改,提升内部控制质效。
本报告反映的是武清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区人民政府将在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区委和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区委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审计之“为”,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