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按照权责清单职权认真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全年开展行政执法检查25个审计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
一是加强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通过发挥好政策跟踪、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确保实现无禁区、全覆盖;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把脱贫攻坚、生态保护、重大政策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中之重,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运用大数据审计,完成2021年度部门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计,涉及一级、二级预算单位77家。通过数据分析、疑点筛选,确定对18家单位的23个事项进行现场核查。经核查,出具《联网实时审计发现问题确认函》9份、《联网实时审计监督整改通知》8份,《审计决定书》6份,涉及8个单位共16个问题。
(三)创新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方式。
一是印发《武清区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出台《武清区审计局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质量检查;二是召开试点单位内审工作交流会,研讨内审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强调内审外包服务合同管理和执行,保证审计服务质量;三是组织开展内审专题培训并编印《内部审计资料汇编》供全区内审单位学习参考,抽调内审单位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提高内审人员能力素质;四是推动将内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内容;五是加强工作宣传和经验交流,全年在《中国审计报》发表工作动态7篇。
(四)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督导力度。
一是出台《武清区审计整改工作办法(试行)》,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和协助外部审计整改台账,做到动态更新,随时掌握进度;二是将整改工作纳入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督促立行立改、全面整改。
二、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
(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通过武清政务网平台全面及时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监督方式等执法信息并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接受公众监督,使审计执法更透明,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工作。
(二)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一是完善文字记录,严格规范运用审计文书格式,审计文书编写以审计证据为基础,保障执法过程严谨客观;二是推进音像记录方式,设置谈话室,建立健全音像管理制度;三是严格记录归档,健全案卷管理制度,实现执法过程的记录、归档、留痕管理。
(三)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明确审核机构和人员,设置专门的法制审核部门,配备法制审核人员3名,加强审计项目及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2021年,武清区审计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执法水平;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准入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并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专项清理工作,严把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关。
四、强化执法保障情况
一是加强宣传。通过现场审计工作、媒体平台、制作宣传册等形式宣传审计相关职权,扩大审计影响力,让群众了解审计、参与审计、支持审计;二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充实审计硬件设备,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是做好执法记录工作。设置谈话室,配备摄像与录音功能,严格规范执法过程记录;四是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为审计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审计工作中的法律难题,促进审计人员更好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审计工作。
五、执法工作存在及遇到的问题
一是新形势下审计开拓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审计服务政府治理的建设性作用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审计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现有审计力量难以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六、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下一步计划措施
(一)聚焦主责主业,当好“经济卫士”。
围绕政策跟踪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三大主线”,统筹开展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固定资产投资、资源环境等审计,严把审计质量“生命线”,坚决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工作重点,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着力加大对重大战略举措、各类风险隐患、重大改革任务、重点项目资金、公权力运行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统筹规划安排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增强审计的穿透力。
(三)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做实审计“后半篇文章”。
坚持查病与治已病、防未病相结合,客观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不断提高审计意见建议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督促和引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增强审计整改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