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和责任分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建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区。
二、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总体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责任清单》和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推动会要求,系统谋划、精心部署,对标对表抓落实,常抓长管促提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工作,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成就宣传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覆盖,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实《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面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涵养文明风尚。开展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开展“光盘行动”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文明行动,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
(二)深化新时代文明校园创建,打造“一校一品”文化特色。充分调动广大师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师生文明素养的校园氛围,打造一批文化活动品牌,确保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达到100%。坚持以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教师素质、树立系统新风、履行社会责任为基本要求,以弘扬职业道德、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职业规范为工作重点,以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业务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为创建导向,通过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搭建学习载体,用好学习平台,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强化学习自觉、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推动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的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六个好”,扎实开展活动,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筑牢“强国有我”理想信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规范对校外教育、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审核及监管,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抓好青少年品德教育,持续开展“三爱”、“四史”主题教育,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快乐营地”、“五爱”教育阵地,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培育树立新时代青少年先进典型,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持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书法、戏曲、传统体育进校园,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健全完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强化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治理,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
(四)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化《天津市志愿服务条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全面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等工作任务,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健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登记注册、培训管理、褒奖激励、物质保障、技术支持等规章制度,实现志愿服务工作专业化、项目化、规范化。每月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做好结对帮扶,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化文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社会治安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村街、社区等地开展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重要赛会等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志愿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参与度和满意度。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开展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宣传推选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着力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强化党建引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以“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带头参与,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确定一名副校长或主管主任具体推动工作落实,镇街教办要有专人分管创城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单位要以《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为依据,逐项对标《责任清单》,摸清创建底数,理清创建思路,分解创建任务,跑表计时、挂图作战。
(二)强化全员参与。树立教育系统“一盘棋”思想,发挥局创城办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凝聚力,调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教育机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参与共建,举全区之力,汇万众之心,形成强大创建合力。坚持以理想信念“化”人,以文“化”人,以实践“化”人,以法治“化”人,搭建各类创建活动平台,加大创建成果和典型经验宣传力度,组织师生为创建工作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参与率、支持率、满意率。
(三)督导检查落实。建立完善科学的创建工作机制,反对形式主义,坚持久久为功,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常态长效发展。坚持督导检查常态化,教育局创城办不定期深入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工作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创建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年度考评绩效奖励实施方案,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挂钩,对创建工作不力、落实工作不到位的领导干部将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教育系统创建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四)完善保障措施。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融入学校整体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同步推进落实,不断提供物力人力财力支持。各单位要加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创建队伍。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常态化专项保障制度,形成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多渠道投入。
附件:武清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领导小
组组成人员
附件:
武清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领导
小组组成人员
为推动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成立武清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赵学斌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常务副组长:邢国顺 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副 组 长:艾玉红 党委委员、副局长
陈云涛 党委委员、副局长
刘旭晖 党委委员、副局长
戴晓萱 党委委员、驻教育局纪检组长
王树欣 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胡 鸿 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孙宝福 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
成 员:薄廷永 区教育局党委办公室主任
王宝艳 区教育局行政办公室主任
甄珊艳 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陈 颖 区教育局综合素质科科长
李正军 区教育局教育管理科负责人
王海仙 区教育局计划与基建财务科科长
殷建忠 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负责人
周雅宁 区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科科长
王 凯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办公室牵头,具体负责教育系统创城工作业务指导、日常管理、组织推动、检查验收、材料审核、迎评准备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