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武清区白古屯镇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要点

来源:  武清区白古屯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8-12-29 00:00

  2016年,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特别是京津产业新城建设为契机,紧扣发展主线,立足功能定位,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了“十三五”规划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平安、富裕、和谐白古屯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镇级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00元以上,增长8%。

  一是积极创新新常态下的招商方式。不断适应新形势变化,积极推动强化服务招商、中介合作招商、关联企业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扩展招商途径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二是不断依托载体大力发展经济。年内新引进注册企业200家,实现招商引资额23.72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250%和1186.2%。完成三级财政收入1693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3%

  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年累计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完成全年任务的313.3%;完成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33%;完成科技型股份制改造企业2家,完成全年任务的200%。

  二、全力推动大项目建设,积极落实任务要求

  一是按时完成全镇140块大型户外广告设施撤除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表扬。

  二是龙沙项目稳步推进。现部分场地取得开工证已进场施工,其余场地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办理相关手续。

  三是特高压项目建设正常推进。二线锡盟至山东特高压项目所有塔基已进场施工,三线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项目各个塔基已完成放线。

  三、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全年完成结构调整任务2200亩。

  二是完成京沪联络线整改绿化提升工程。工程涉及邱古庄村、和平庄村等4个村,占地870余亩,共栽植花灌木、亚乔木、乔木共计4.7万株。

  三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00万元,完成农业综合开发5000亩,修挖渠道4万米,铺设管道2万米,修建泵站10个,新建变电站3座,铺设线路2万米。投资100万元,修建桥闸6座。

  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全力提升环境建设水平

  一是完成美丽镇村建设。建设完成“美丽村庄”村1个,启动“美丽村庄”2个村。完成主街道混凝土硬化4000平方米;胡同里巷硬化51000平方米;铺设地下排水管道1000米;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600盏;村庄“四旁”绿化7000株;建设1000平米健身广场2处。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提升。2016年我镇共计修建乡村公路16.09公里。包括韩村南口至西口;小天村南侧主干路;稍子营环村主干路;政府路白古屯桥至小天村南口;高王路至城际辅路至崔廊路,均已竣工通车。

  三是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继续加强环境建设与网格化管理,加大日常巡查监督力度,做好每季度的保洁员培训及环境联查工作,全年在区环境联查中排名前列。

  四是大力整治违法用地。完善违法违规用地治理长效机制,从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加强动态监督,加大巡查力度入手,严格控制新增违法用地数量,全年无新增违法占地。

  五、关注民生事业,提高全镇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教育基础工作。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稍子营、徐庄2所幼儿园翻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先后聘请区法院、东马圈交警大队、镇派出所开展了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与东马圈交警大队联合,对接送学生的营运车辆进行了大检查,严格取缔非法营运车辆,配齐学校保安人员和安保器材,确保校园安全。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积极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创造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新建2个文体健身广场。完成老年人下乡体检3126人,大肠癌筛选1650人,儿童预防接种2130人,高血压随访2094人,糖尿病随访1704人。

  三是做好危房改造工作。严格按照“三最两就”原则,上报37户危房改造信息,现已完成35户危屋改造和原址翻建工作。

  四是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扎实推进。现全镇共有3989人参加养老保险,累计1985人领取养老金,享受养老补助2062人,其中80岁以上385人。农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年共有90人次享受到了医疗保险的报销,报销金额36万元。

  五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强对低保群体的动态管理,现全镇享受低保待遇的共计167户。对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成为全区最好的敬老院之一。完成新房子等3个残疾人康复站建设,借助市区两级帮扶政策在全区首先完成170户残疾人坡道的改造工作,残疾人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规范村务活动,全面推行村级财务、经济合同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是依法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妥善处理日常热点、难点问题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产生的矛盾,全年接待和办结信访案件共68起,办结率100%,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大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均监管到位,无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四是不断树牢安全意识。与各单位和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签订率达100%。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联合检查队,开展定期排查和重点抽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年,外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5次安全生产大联查、2次硫化氢中毒预防专项检查和4次危化品专项检查,发现隐患280处,逐家企业制定整改方案20余份;组织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其他检查30多次,有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一是夯实党建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党建分工责任。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压实党建具体任务。

  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制度要求和学习内容,高标准完成各项学习内容,组织了讲党课和重温入党誓词等各类活动,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40多次,全镇党员按要求撰写发言材料和心得体会5000多篇。

  三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2016年镇党委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完成中央、市委巡查组反馈问题;完成稍子营、大魏庄等两个后进村的整顿工作;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实现全镇21个行政村无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情况;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改进,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落实党建保障。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机制保障。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能力。

  

  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白古屯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及区“两会”部署,推动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0元。

  一、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

  2018年计划引进区外新企业240家,递增20%,其中北京企业67家,递增20%,侨商企业4家,递增33%;引资额28.5亿元,递增20%;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400万元,递增15%;新认定科技型企业56家,递增20%。

  一是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坚持走出去招商,年内组织专题招商活动12次以上,努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不断促进全镇经济发展。

  二是抓好企业转型升级。结合“双万双服”活动,建立镇企业台账,实行分类管理,帮助低效企业解决问题、走出困境,通过企业升级带动产业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抓好楼宇经济、科技型企业和众创空间发展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培育更多市场主体,为全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下力量推进大项目建设

  一是推进重要通道绿化及片林建设。沿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和高铁沿线以及镇域内政府路沿线建设景观林带9430亩。

  二是完成特高压项目建设任务。年底前完成二线锡盟至山东、三线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项目施工送电任务。

  三是推进龙沙文化创意项目建设。在完成前期手续和部分场地进场施工的基础上,2017年确保7月份前完成41997平方米场地进场施工;年底前完成的97502.8平方米场地挂牌出让和36952.6平方米场地主体封顶。

  三、持续优化农业结构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按照上级任务要求完成农业结构调整。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大特色农业培植力度,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种植区。

  三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2017年修建泵站7座,铺设输水管道8000米,疏浚渠道4.9公里,修建管涵桥26座,架设变压器3台套,架设低压线路5000米、高压线路300米,实现效益面积5000亩以上。

  四、不断提升环境建设水平

  一是试行环境卫生外包模式,努力推进全镇环境卫生整体提升。

  二是完成小魏庄、稍子营、和平庄等3个基础设施提升村建设;完成西黄辛庄、徐庄、新房子3个“美丽村庄”建设;完成桐林、骆驼圈、屈刘庄、大赵庄、小赵庄5个清洁村庄建设。

  三是继续做好大气指数的跟进,强化日常和农收季节的垃圾、秸秆禁烧工作,不断提升全镇空气质量。

  四是积极配合区“无煤区”建设工作,完成21个行政村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

  五、深入实施惠民工程

  一是投入资金180万元修建乡村公路6.5公里,投入350万元基础建设补助资金,进行里巷硬化和道路整修,解决居民出行不便问题。

  二是大力推动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结合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年底前,投资1100万元在新房子、徐庄等5个村形成“一村一品”,实现村集体收入不断壮大,100%农民户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完成镇文化广场建设,配齐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各类健身器材,满足群众文化健身需要。

  四是完成镇卫生院的新建工作,新建镇卫生院面积将达到2000平方米,能够满足全镇公共医疗、住院、疫苗接种、身体检查等各项需求。

  五是全年新建幸福大院2个;新建残疾人康复站1个;完成残疾户的坡道修建工作;新建徐庄等3个村的健身广场;按上级政策要求启动和完成厕所改造工程。

  六、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进一步落实信访责任制度,完善信访处置机制,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排查力度,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各项安全检查制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继续聘用有专业安全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和食药安全、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进行排查整治,确保不留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隐患,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完成徐庄、稍子营2个村600平方米文化礼堂建设。

  二是完成和平庄村、大魏庄村等10个村3万平方米文化墙的绘制,实现全镇21个行政村绘制文化墙6.3万平方米。

  三是以文化站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娱活动。结合传统节假日和季节特点,开展迎新春系列文化展演、“品味端午,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文化展演、“2017户外消夏系列文体活动”和“迎国庆赞家乡”征文、演讲等活动。全年组织广场舞、健身操、书画、图书管理等内容的大型培训4次以上,小型培训交流活动不少于10次,不断丰富居民文娱生活。

  八、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的力度统一,进一步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推动党建责任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制度要求,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切实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后备队伍建设,注重在村组干部、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素质水平。严格村干部请销假、坐班、值班等制度规定,充分发挥镇党建办的职能作用,把村干部的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追责。

  三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党员干部学习常态化,开展党的基础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党纪党规教育等各类活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对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强化廉洁风险的预控机制,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氛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