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武清区“双碳”绿色能源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商务局、科技局、电力公司等单位研究答复如下:
(一)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做优做强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备受瞩目。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区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动。近5年,我区共有25个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项目获得市级部门批准,纳入开发建设方案。25个项目共涉及19家企业,其中18家在项目所在地注册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承建企业共89家,其中80家在天津本地注册。目前,我区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2045.60419MW,并网容量263.1MW,总投资约103亿元。到2025年,新能源项目全部建成后,发电约40.0亿度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7.9万吨。展望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区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半年已过,我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一是落实《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交通运输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要求,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为全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鼓励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支持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针对企业科研投入大的问题,加大力度争取科技型企业培育、研发投入后补助和重大专项等市级扶持政策支持。同时搭建对接服务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定期为企业组织对接服务活动。
(二)推动共享储能新模式,有效解决新能源项目电力消纳
2022年,市级部门在相关储能规划(征求意见阶段)中提出:统筹布局集中式共享储能,在新能源相对集中区域推动集中式共享储能发展。我区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于7月13日推荐武清东马圈200MW/400MWH储能项目、中电建天津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作为我区此次储能试点示范申报项目。在供电公司做好共享储能相关接网服务的基础上,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依托共享储能消除电力峰谷差,实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平滑输出、调峰调频和备用容量等作用,满足未来我区新能源发电项目平稳接入电网。截至2023年6月底,我区15项新能源场站发电项目接网方案均已批复,总计装机规模658.85兆瓦。区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配合天津市电力公司完成接网方案审核,截至2023年6月底,我区15项新能源场站发电项目接网方案均已批复,总计装机规模658.85兆瓦。下一步我委将与供电公司、工信局、新能源企业做好常态化沟通,跟进新能源项目工程进度,超前协调督促企业研究接入系统方案,紧跟供电公司优化地区网架建设步伐,在供电公司提升新能源接纳能力,依托新能源云系统,开展新能源项目接网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做好我区共享储能建设,有效解决新能源项目电力消纳。
(三)加强绿电绿证交易政策宣传,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绿证交易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鼓励各类用户自愿消费绿色电力,健全特殊用户绿色电力消费社会责任,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做好天津市2023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的通知》(津工信电力【2022】37号)明确2023年天津市绿电交易方案,建立健全绿电、绿证交易工作流程。目前绿色电力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在绿色电力交易平台上统一开展,市场化交易用户可以年度、月度为周期参与。交易组织方式主要以双边协商、挂牌为主,电力用户在当月绿色电力交易结算完成后可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平台获得绿证。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可通过北京电力交易平台访问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系统参与交易,所有非自然人主体均可在工作日参与。绿证价格通过市场形成,体现绿色环境价值,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发电类型、补贴情况、核发日期的绿证。交易组织方式初期,以挂牌、双边协商交易方式为主。
区供电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有序推进绿色电力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821号)文件要求,针对区域内龙头企业、央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绿电相关需求调研,对用户入市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后续供电公司将建立与各园区、电力用户沟通交流机制,开展绿电绿证交易政策宣传工作,主动反馈用户绿电绿证交易诉求,服务用户更便捷的参与绿证交易。
目前,我区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企业有8家,分别为: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天津达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信义玻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市江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天津日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和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其中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其余7家企业由市生态环境局统一进行调配,纳入市级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我局积极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对8家企业进行监管,确保企业填报数据真实有效,为后续碳排放交易打好基础。指导督促企业通过全国碳市场平台完成2023年度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填写上报工作,已通过市局审核。2023年3月21日组织企业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参加生态环境部举办的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培训。每月指导督促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通过全国碳市场平台完成2023年度月度存证工作。
按照市生态局气候处安排部署,我区涉及需报告碳排放信息企业有11家。截至6月29日上述企业均已完成2022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工作。
(四)深入挖掘区内负荷侧资源和潜力,持续优化分布式资源聚合管理,为未来我区虚拟电厂建设打好基础
当前,天津市电力公司已在辖区范围内探索实践虚拟电厂建设,由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负荷集成商牵头开展虚拟电厂相关业务。武清供电公司将继续落实区委、区政府、天津市电力公司关于虚拟电厂建设的相关要求,深入挖掘武清区负荷侧资源和潜力,持续优化分布式资源聚合管理,全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与我区乡村振兴结合模式
一是会同商务局将积极协调加油站持续推动绿电结合项目,引导加油站打造绿电结合项目试点,鼓励加油站利用站房、罩棚铺设光伏发电设施,增设充、换电服务。
二是会同区供电公司继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公共场所,重点就各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医院、学校等对外公共服务机构所属公共停车场,以及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具有对外公共服务停车设施的旅游、餐饮、娱乐、商业、停车楼等场所,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全面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会同电子商务园为区内新能源企业搭建平台,致力于园区、镇街企业屋顶光伏开发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光伏小镇,积极推动农村渔光互补项目开发建设、探索新能源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新模式,继续推动新能源公司以开发主体集中备案户用光伏项目
工作人员:李文彪
联系电话:022-8213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