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武清区金融工作局对区政协第五届五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武清区金融工作局 发布时间: 2021-09-03 15:32
董艳梅、李治平等委员:

提出的关于“关于后疫情时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疫情间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问题

(一)建立“银企政”快速响应机制,缓解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疫情发生以来,我局迅速建立了“政企”联动、“政银”互动、“银企”合作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及时宣传解读各种扶持政策、组织召开线上银企对接会等,以确保银企之间沟通对接畅通、跟进服务精准、贷款落地及时。2020年通过部门报送及银企直联等方式,累计新增落地中小微及个体工商户贷款1702笔,62.17亿元,平均年化利率5.98%,同比下降51个基点。

(二)出台金融扶持政策,尽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存在的工资、租金支付压力,我局精准制定了两条金融扶持政策,并纳入《武清区支持实体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由区政府印发实施。同时,联合区财政局及部分银行专业人员组建专项工作组,于6月开始每月统一在区金融超市为企业集中解读政策、受理并审核补贴资金申请。目前,已审批企业申请材料十批次,其中通过审批企业31户,涉及补贴资金37万元,已拨付到账补贴17万元;审批担保机构申请材料一批次,拟补贴金额28万元。

二、下步工作

(一)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融资对接模式

以往我区中小微企业偏重依赖传统银行业务,但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资产少、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等客观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融资困局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我局积极对接中金数据集团,拟建立“新型数字化融资平台”,该平台基于征信数据、企业纳税数据以及银行内部数据,实现税务、工商、司法、征信等多维度数据的整合和解读,为企业精准画像,双向匹配推送,实现企业凭借历史记录便捷获得信贷支持,解决融资难题;金融机构通过小微企业信息匹配,有效降低人员尽调成本和操作风险,提高融资业务办理效率;政府通过信息整合有效宣导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惠及大众群体,将有效缓解银企政之间信息不对称,解决诚信纳税小微客户群体融资难题。

(二)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入优质风险投资机构

对我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往往属于轻资产,注重研发,传统银行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而风险资本的引入既可以满足企业资本需求,也可以借助风险资本的指导和培育规避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长。为此,我区制定了《武清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若干措施(试行)》,对投资我区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公司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将继续鼓励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挂牌,进一步拓宽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同时,用好区级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加快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以引导我区生物医药、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三)大力支持区内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企业增信

一是计划设立1亿元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吸引融资担保机构来武清展业,预计最高可撬动330亿元担保贷款落地。二是积极推动与天津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天津市农担公司及中关村担保、市科融担保等机构的业务合作,积极推动在武清设立分中心。三是积极推动我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运营,并尽快形成市、区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合作联动机制,探索通过入股、联保、互通信息、共享客户及银行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主力军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四)做好传统线下融资对接工作

一是依托“银政企”快速响应机制统筹金融力量,组织相关区直部门、各镇街园区主动摸底企业融资需求,第一时间推送给驻区银行,建立落实情况跟踪机制,做到实时更新、实时推送、持续跟踪,并分区域、分行业、分企业规模组织举办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各镇街园区自主组织开展对接活动。二是用好“武清金融服务网”、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组织金融机构梳理报送创新类金融产品,加强机构产品宣传,便于企业及时获取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了解金融机构最新融资政策;加强政策活动宣传,宣传解读市区各项政策,宣传金融服务各项活动组织情况;开设“金融创新产品系列讲堂”栏目,不定期发布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分类展示银行创新性贷款产品。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