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对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区农业农村委 发布时间: 2019-10-24 14:50

金星等两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三农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多年来心系武清“三农”工作,为三农建设与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委会同区工信局、河西务镇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就“向西拓展现有河西务产业园”建议的答复

  武清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业园区拓区工作,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亲自协调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探讨园区拓区的办法和途径,力求破解制约园区发展的关键难题。但是,目前园区拓区工作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园区拓区工作确实很难操作。

  第一,全市正在开展工业园区(集聚区)治理工作,市级以下工业园区全部予以整合。为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方案,解决我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全市正在开展工业园区(集聚区)治理工作,于2020年底完成,治理工作重点是消减园区数量,控制园区规模。依据武清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符合总规和土地利用规划情况,按照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治理工作标准,武清区制定了《武清区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以区政府办文件形式印发;区政府与围城治理责任单位(园区、镇街)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层层压实了工作责任。武清区33个工业园区保留发展6个,整合提升25个,取缔撤销2个。目前,继2017年完成武清商务区与武清开发区整体合并后, 2018年完成了上马台镇、曹子里镇、大良镇、大碱厂镇4个镇工业园区整合工作。

  河西务产业园区是区级工业园区,按照市《工业园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标准》和《武清区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园区进行整合提升,以京滨工业园区为主体,整合设立为天津京滨工业园分园,以“天津京滨工业园河西务园”的形式冠名,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治理工作要求,于2019年底前完成。

  第二,园区新增建设用地受限。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中小企业局2018年1月17日联合下发了《市国土房管局市中小企业局关于推进示范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企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津国土房用函字[2018]90号),文件明确要求:园区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管控意识,以现有建设用地规模为基础,原则上不再调入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安排部署和园区发展实际,统筹考虑研究,将在“两规”充分衔接论证的基础上,在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进行衔接。(区工信局答复)

  (二)就“撤销村街,整合资源”建议的答复

  河西务镇现有行政村51个,人口5万人,耕地7.1万亩,地理位置位于京津中间,属于京津冀接合部,在承接北京功能外溢,深化京津冀一体化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空间有限。计划采取撤村建居的形式,腾出大量建设用地,增加发展空间。撤村建居后,全镇在镇区建设中心镇区,外围设立大沙河,羊坊,孝力,和木厂4个中心村,用于安置村民。镇产业功能区集中发展食品工业,可以做大产业,吸纳群众就业。(河西务镇政府答复)

  (三)就“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无公害食品,供应京津冀,与休闲旅游统筹协调”建议的答复

  武清作为天津市农业大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走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道路,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大豆、果品、黑色农产品、乳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年总产值达20亿元,发展态势良好。二是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区已建成北国之春、玫瑰庄园、津溪桃园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4个,一芳田童趣农庄、君健有机农庄、南辛庄、灰锅口等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区村点24个,形成湿地泛舟游、农家探奇游、乡村农业采摘游等多条休闲农业精品游线路。三是创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搭建了区级“津农宝”电子商务平台,入驻企业142家、产品总数844个,同时鼓励区内经营主体自建平台、借助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国内一流电商网络开展线上销售。2018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全面落实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投资担保等中央、市级政策基础上,充分发挥区级农业主导产业资金扶持办法的政策扶持引导作用,有力推动全区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今后将紧跟上级政策,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扶持方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聚政策扶持效能。二是推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市农委开展天津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工作为契机,培育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加工主体及产业化联合体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以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生产为基础,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禀赋和闲置民房资源,依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村庄建设、煤改清洁能源等重点工程,发展农家乐模式、生态农庄模式、农业园区模式、高端民宿模式四大模式,重点围绕北运河休闲度假旅游带及辐射带动区域,高标准建成一批星级农家院、旅游特色村和休闲农业园区。

  建议河西务镇立足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气聚集优势,充分融入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格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价值链,培育规模种养、精深加工、营销配送、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区农业农村委答复)

  再次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支持。

2019年02月21日



工作人员:谢万红 联系电话:82966550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