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武清区委“3+1+1”工作思路和“五个跃升”目标要求,武清区审计局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主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恪守审计质量底线,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现将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武清区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自觉融入改革大局,服务全区中心工作。聚焦重大政策跟踪、民生项目和资金、国有企业等6个重点领域,组织开展23个审计项目,均已按时完成。审计查出问题金额34781万元,提出审计建议59条。组织13人次配合审计署、市审计局完成援藏、援疆专项审计等五项审计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全面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落实《武清区审计局审计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完成时限,明确各时间节点要求,量化考核机制,确保审计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组织召开审计项目检查推动会,传达审计署、市审计局关于2023年审计业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推动各审计组运用检查结果做好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依托《武清区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试行)》,组织各审计组推荐组内优秀审计项目,从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移送、审计整改等方面进行交叉打分,评选出局内年度优秀审计项目,择优参加上级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推动各审计组加强质量控制,提高项目质效。
(二)深化执法监督贯通协同。
持续深化与区委巡察、组织人事等监督贯通协同,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渠道方式,借助区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和重点专项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区委巡察办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巡察监督内容等整改推动力量,促进各类监督在审计整改上相向而行,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
(三)深入开展大数据审计。
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数据分析室,组建、培训大数据审计分析团队,全年2次汇总提炼大数据典型案例模型,印发全局交流学习,促进整体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大大提高了审计项目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武清区审计局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建立“传帮带”培养机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以干代培等方式,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落实干部培养跟踪管理,定期组织谈心谈话,建立干部成长档案,聚焦干部完成审计项目质量等方面做好培养情况评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选派3人参加多轮巡察工作,组织13人次参与上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贯彻落实《天津市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定规程》,开展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评定工作,7人获评副高资格、7人转换中级资格,3人获评中级资格、4人获评初级资格。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2024年,武清区审计局在行政执法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数据使用还需进一步深入。现有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使用的主动性不足,传统审计观念比较强,大数据手段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运用不够深入。二是审计干部综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政治素养仍需提高,理论学习还需加强。年轻干部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仍需系统培养和锻炼。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利器作用。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紧盯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民生资金使用、重大风险隐患防范、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靶向发力,高质量开展民生项目和资金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等7类24个审计项目,以有力有效审计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履行《武清区审计局审计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在审计立项、实施、整改、成果运用等环节,实施全流程质量标准化控制,做到各环节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权限、程序实施,确保实施审计有强度、把握问题有尺度、反映问题有深度、提出建议有高度。
(三)着力锻造素质过硬审计铁军。
持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锻造过硬政治品格,铸造优良工作作风,严守廉洁自律底线,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加强审计相关业务培训交流,提高审计干部专业能力,提高大数据审计项目数量和质量,有力推进科技强审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