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清区交通局行政执法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和市、区全面依法治市及依法治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在局党委的带领下和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武清区交通局现有执法人员132人,今年以来严格按照年度制定的执法计划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持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道路运政、城市客运、公路路政、超限运输、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和“两客一危”等道路运输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全覆盖重点监管。
全年共开展行政检查4101次,其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单部门随机抽查125家次,部门联合随机抽查15家次。立案处罚471件,其中罚款283件,罚款208.71万元(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出处罚16件,罚款2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87家次;吊销车辆营运证47辆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案件54件。通过严格执法,促进全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有效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安全。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是深入道路运政、城市客运执法,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执法保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道路运输企业源头监管和道路运政、城市客运执法工作。以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执法事项清单,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培训,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执法检查,强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等六大任务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道路运输、城市客运领域共检查两客一危等道路运输企业189家次,约谈企业58家次,立案处罚314件,罚款65.36万元,其中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出处罚16件,罚款29万元;停业整顿87家次;吊销车辆营运证47辆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54件。通过专项整治组合,促进全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着力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道路运输市场。
二是加强公路治超管理,严查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加强公路治超管理,严查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依托固定超限站采取“固定+流动”治超模式,利用天津市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综合分析动态监测设施的重点超限车辆的行驶路线及超限数据,通过非现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研判重点超限超载违法车辆的行驶路线,联合各属地交警大队,针对主要重点行驶路段制定了治理行动计划,巡查管控做到有的放矢、规范文明。以治理违法车辆“百吨王”为重点,加强重点路段、重点车辆运输安全治理,常态化开展联合治超专项行动。在超限运输治理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6858人次,立案处罚152件,罚款140.45万元,开展路警联动248次,共计查验车辆2807551辆,其中超限车辆451辆,卸载17080吨,交警罚款408800元,交警扣分1855分。
三是加强路产路权维护管理和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公路路政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3760人次,巡查公路里程107150公里,立案处罚5件,罚款2.4万元。与交警支队、各镇(街道)政府、管辖路段沿线村委会等相关单位联合清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利用公路打场晒粮等危害公路安全畅通违法行为,查处治理违法填垫公路边沟30米,占路棚亭28平方米、非公路标志牌67块、占路摊点126处、侵占公路207处(其中治理违法占用公路路面晒粮16980平方米),治理撒漏污染29处。通过涉路施工现场巡查检查、走访管辖路段沿线属地政府和与施工单位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等方式加强涉路施工行为监管,处置未经许可违法施工点位127处。围绕严重影响公路通行、危及公路桥梁安全、违法涉路施工等4个方面开展公路运营领域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巡查检查671次,未发现重大隐患。
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对农村公路桥梁项目开展日常检查,对工程现场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和成品进行试验抽检513次,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建设市场、文明施工等现场实体抽检437次,共计抽检950次,其中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及安全生产行为等方面的检查148次。同时开展专项重点监督检查,进场施工前安全生产条件专项检查及建设市场行为检查1次,雨季施工质量安全专项检查1次,内业资料专项检查1次;对在建农村公路工程项目9个,道路里程共计103公里,桥梁数量共计9座,实现监督执法全覆盖。
四是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保障。建立层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明确局、执法支队两级执法监督机构的职责分工;按照年初制定《交通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计划》《武清区交通局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意见》认真抓好落实,按要求配齐行政执法监督人员6名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开展现场监督检查16次,严格执行《武清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考核和监督制度》等执法监督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管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检察监督、审计监督、法治督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类协作机制。全年共办理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协助调查函》2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问题以及投诉举报高频事项,及时调查核实、督查督办。
执法支队对照《关于进一步深化开展全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结合8大整治要点、22项问题表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刀刃向内、开门整治,自上而下开展自查,广泛查找问题,对行政执法工作“全面体检”。对查纠出的问题剖析到位、对整改的具体举措细化到位,对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责任追究到位。建立执法执纪纠察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开展执法执纪纠察工作的通知》,成立执法支队执法执纪纠察队,通过现场检查、电话抽查、约谈人员等方式,督促执法人员规范值班值守、在岗履职。作为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一项举措,在我区执法领域规范着装、文明用语、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共开展纠察180余次,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11个,印发纠察专报35期 。
五是深入开展京津冀交通运输执法协作,强化联勤联动。
按照《天津市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工作安排,立足武清区区位优势,大力推进通武廊区执法协作工作。通过制定执法协作协议强化与毗邻区执法单位联络。2024年3月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签订《2024年京津冀“通武廊”区域联合治超工作协议》,深化联合执法协作和共管共治。2024年8月执法支队与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五支队签订《综合执法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案件会商、业务交流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两支队在交通运输各领域的执法协作。2024年9月执法支队与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支队签订《京津协同执法框架协议》,着重加强公路产权维护和超限运输领域的执法协作。全年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交通运输协作执法工作。先后6次与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北京市通州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开展同步整治执法工作和专项治理行动,对“两客一危一货”、“定制快巴”、违法超限运输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六是强化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按照要求和年度计划开展执法人员轮训工作,全体执法人员完成60小时的培训课程,具体包括线上线下培训、执法现场模拟、军事化训练等方式。按照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行政执法队伍常态化练兵比武活动工作安排开展执法练兵比武工作,于5月底完成了现场执法模拟活动,7月前完成了全体执法人员理论知识考试,9月完成了开展执法案卷制作活动,10月开展了军事队列考核活动。开展执法业务专题培训,具体通过邀请执法业务骨干、专家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执法重点业务培训和交流会。全年先后开展自由裁量基准适用、《天津市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32次执法业务专题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执法业务骨干执法能力水平。
三、案卷评查情况
区交通局、执法支队两级执法监督部门全年共组织开展案卷评查20次,参加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组织的6次案卷评查工作,评查案件140余件。每季度及时通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下发的每季度案卷评查结果,并组织学习贯彻和整改落实。向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武清区司法局等部门报送以案释法案例8篇。通过“武清公路”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案释法典型案例21个,利用典型案事件及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各级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全年通过政务网公示行政处罚471件,行政许可35件,经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案件156件,全部行政处罚案件均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纠错(含确认违法、撤销、变更等)的案件。
四、非现场执法规范情况
按照区司法局工作要求,2024年11月武清区交通局完成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清理、规范工作,现有不停车称重检测点位的设置和使用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点位位置经审核位置合理、标志明显,投入使用前已向社会公布;点位的不停车称重设备经检验合格;点位设备内容真实、清晰、完整、准确;点位设备记录内容依法进行审核,并依法及时告知当事人,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
目前武清区交通局为开展超限运输执法在全区设置7个不停车称重检测点位,分别是北杨线周庄、武香线北储庄、京岚线西辛庄、来鱼线、六道口、北王平、下朱庄等不停车称重检测点。其中北杨线周庄、武香线北储庄、京岚线西辛庄、来鱼线点位于2023年11月11日起正式使用。六道口、北王平、下朱庄点位于2024年10月30日起正式使用,为今年新增。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对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必要性、紧迫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局党委的组织引领作用,加强对本部门、本领域法治建设的推动。
二是法治宣传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宣传教育形式相对比较单调,需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营造浓厚学法氛围,使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更加喜闻乐见、广泛深入。
三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能力素质需进一步提升,在推进执法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不能满足执法需要。
六、下一步工作举措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法治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和战略部署,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深入领会法治建设实质,积极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各环节的全链条监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创造更好的法治交通环境,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发积极作用。
一是提升依法行政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和依法规范行政执法意识。
二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素质。通过聘请专家、组织法治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规范执法意识,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执法能力水平,具备与依法行政和履行职务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执法队伍。
三是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局党委及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定,把执法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促进规范、文明执法。
四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从业行为动态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着重抓好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将法治工作抓常、抓细,抓出实效,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积极倡导和推进执法指挥信息化、执法办案信息化、执法监督适时化、执法调度可视化、执法案卷电子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深度融合。
武清区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