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武清区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  武清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4-01-15 09:11

 2023年,武清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天津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60个执法单位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514人,其中区直1217人、镇街297人。今年以来,因退休、调离执法岗位、涉嫌刑事犯罪等原因不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共注销行政执法证件207个。严把执法人员“准入关”,为身份核实、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办理行政执法证件124个。

全区各行政执法单位本年度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累计归集行政执法案件54639件,其中行政检查51507件、行政处罚3039件、行政强制11件、责令整改82件。因企业复工复产,为严格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要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生态环境、交通领域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我区各执法单位均已制定执法计划,现已按时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 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一是制定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指导意见、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指引等文件,向各镇街转发《天津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执法程序》,并组织29个镇街299名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督促各单位结合执法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本领域的工作制度,市场局、交通局、生态局等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行刑衔接案件(线索)移送、以案释法、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执法投诉办理规程等各类制度文件,在制度建立后,通过实地检查、案卷评查、培训考试等方式,检查各单位的落实情况,确保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规范,文书使用恰当正确,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 重点领域执法情况。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区市场局深入开展特种设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通过专题培训、入企宣讲、联合检查等形式,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企业500余家次,排查发现隐患130余项,立案查处40余件,约谈企业8家次。区交通局加大交通运输执法力度,大力整治超限超载、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在重点区域路段,针对重点企业、车辆,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开展路警联合治超行动285次,查处违法车辆494辆;检查“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共计150家次,立案处罚192起,停业整顿70家次,吊销车辆运营证111辆,有效净化我区交通运输环境,维护客货运市场运输秩序。区人力社保局定期开展欠薪隐患调度分析,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风险整治力度,重点排查整治建设项目118家,为1.2万人次劳动者追讨欠薪1.9亿元,切实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

3. 执法方式创新情况。区生态局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通过警示教育会、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手段,提升社会公众、企业主体守法意识,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水平。区市场局组织召开约谈会,帮扶企业提升生产能力。根据《武清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约谈机制》规定,对区内近3年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约谈会,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采取“四不两直”“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方式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针对群众举报、舆情监测等渠道反映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问题,快速核查、联动处置。

4. 工作亮点及成效。武清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司法部评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被生态环境部和市生态环境局评为“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区市场局被评为天津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从严从快查处违法采集人脸生物识别信息案获评2022年度天津市行政执法示范优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得天津市食品安全先进集体称号,1起案件被评为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1起案件被评为天津市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5. 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一是加强培训指导。组织150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结合年度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等,对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复议诉讼风险点等组织开展培训,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二是各执法单位采取专题培训、观看法制讲座、案件庭审直播等多种形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60学时的专业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要求;三是加强镇街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职权下沉部门、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对镇街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天津市2022年度“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评析、镇街“双随机、一公开”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6.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一是健全监督机制。依托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各单位执法情况定期梳理统计,并报区委依法治区办制发通报,截至目前共通报3次。按照区领导批示要求,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汇报执法工作情况3次,并会同区委督查室对指标排名靠后单位进行督查,推动整改落实。二是定期组织案卷评查。每季度组织镇街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做到行政处罚案卷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展评查4次,评查一般程序案卷100余件,简易程序270余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120余条,督促镇街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整改。三是开展实地督查。随机抽取9个执法单位,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套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行政执法信息归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督促问题单位立即整改。

三、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有待提高。执法人员思维转化与执法体制改革不同步,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有待加强;部分领域监管任务众多、涉及领域较广,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不透,专业背景和知识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执法人员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执法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执法手段,如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对科技化、信息化执法手段还缺乏运用。

二是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执法办案和案卷整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执法检查现场笔录不全面、不规范。例如执法文书缺少日期或日期填写不全,案卷文书顺序混乱,字迹模糊、适用法律法规未具体到条款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办案水平。通过聘请专家授课、组织法治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规范执法意识,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执法能力水平,打造过硬执法队伍。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水平。督促执法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督促职权下沉部门加大对镇街的业务指导力度,以实地督查检查、执法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为抓手,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单位全面依法履职。督促各单位切实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对执法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加强对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录入案件和职权维护等工作督促指导,做到全面依法履职。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