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武清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  武清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2-21 14:06


2024年,武清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强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重点,编印导学促学材料18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120余次,组织全区71家单位100余名学员开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研讨班,推动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升。

(二)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规范、行政争议化解等重点工作。全面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发年度工作要点、细化责任分工、拧紧责任链条。

(三)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精准谋划推进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工作,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布4个部门的权责清单。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编制多项政务服务标准化清单和目录,通过“清单化”管理,为企业群众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跃升。出台推动营商环境跃升10项硬核措施,构建智慧化一体化服务标准体系,新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23项,一般社会投资项目策划生成、立项等关键环节审批用时压缩50%。设立企业营商环境专线,落实“千企万户大走访”“企业家周”“企业服务专员”等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25个、对接融资需求134.3亿元,银行授信余额增长13.7%,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4.5%。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7万家,累计达到18.1万家。

(五)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合法性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材料及文件协议均通过审查;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专项清理5次,对2件文件开展后评估;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5件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均如期完成。持续推动公职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高质量发展,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年内履职8610件,公职律师新增30人,年内履职4465件,各级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参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六)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制发《武清区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检查企业988家次,立案处理33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起。组织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规范直销打击传销,整治取缔传销窝点1处、救助遣返5人,网络传销立案3起。聚焦整治医疗领域乱收费行为,推动全区197家诊所做到收费公示上墙。落实涉企收费专项行动部署,协调推动174个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执行居民电价。持续探索京津冀执法协作,累计签署行政执法协作协议28个,区域协作执法进入快车道。

(七)深入推进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启动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分区建设,完成应急指挥中心提升改造,建成12处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统筹推进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与发展。推动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信息指令上传下达“最后一米”畅通。建立27支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支社会应急力量、29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共计6878人。

(八)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有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全区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导入法定程序办理占比69.5%,信访总量下降30%。加强行政调解工作,通过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95514件,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等。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全年办理行政复议申请643件,办结554件,审结384件,纠错73件,纠错率19.01%。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办结后未提起行政诉讼515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92.96%。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四方联动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九)持续推动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321件市、区两级建议提案全部按期办复。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评查行政执法案卷134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150余条。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391余条。

(十)持续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打造“武帮你”社会救助品牌,全面梳理整合民政、教育、人社、残联、住建、医保等部门救助政策和办理流程,将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13项救助政策、办理流程、咨询电话统一纳入“武清区社会救助二维码”,群众“扫一扫”即可实现各类救助政策“码上知”。启动实施“数智领航”“数据要素×”“数字武清”三项亮点工程,智慧武清及专项应用项目荣获“数据要素×”大赛天津分赛一等奖及最佳技术创新奖。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示范典型性不够突出。亮点成效的宣传缺乏持续性,报道形式缺少多样化,需在挖掘法治政府建设新进程新成效上持续发力。二是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上还不够有力。推行“联合式”行政检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仍需进一步改进。三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通过案卷评查和实地督查发现,部分案卷在立案、调查取证、结案等阶段的执法文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执法人员证据意识、程序意识仍有待强化。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自觉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形成“一把手”强力推动、“一盘棋”统筹实施的工作格局。

(二)不断加大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合力。扎实做好《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收官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痛点堵点,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深入挖掘亮点成效,全面宣传法治政府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普通民众贴近。

(三)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跃升。开展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涉企执法等专项行动,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推进行政审批服务集成化便利化,搭建“投资武清”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京津产业新城智慧化一体化服务标杆,优化“拿地即开工”“超前对接预审”“全程帮办代办”等机制,再推出10个以上区级“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构建企业诉求问题高效处置闭环,提升全链条惠企服务效能。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落实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和专项监督,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分类分级分层执法培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