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镇认真梳理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强化党委机关学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了党委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党委机关的学法常态化,全年安排法律知识学习10余次,镇机关也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学习了《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辅助读物,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得到持续增强。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各基层党支部也采取村干部带头学、党员跟进学的形式,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2022年累计开展法治学习60余次。三是积极开展执法人员学习。有针对性的开展执法人员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正规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强化普法宣传。一是落实普法宣传责任。我镇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部署安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大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分别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场合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防疫、防电信诈骗等活动,将法治宣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展深入宣传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二是丰富普法宣传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标语、法治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法治标语等形式,利用“12·4”国家宪法日、“6.26禁毒日”等契机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累计悬挂横幅200余条、张贴海报2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及宣传手提袋2000余份,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进一步扩大了群众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普及率,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三)开展依法科学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对规范各部门“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工作制定实施意见,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格问责。要求各村制定承包合同及重大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执行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按照“五议两公开”程序,即"两委"负责人建议、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进行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民主、公正。
(四)落实依法化解矛盾。一是强化网格化矛盾排查治理。将法治宣传教育、平安武清建设与网格化日常工作相融合,通过与白古屯镇“警格”+“网格”工作的同频共振,推动网格治理和公安警务职能聚合、工作融合,及时排查化解纠纷,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现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年全年,白古屯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共受理网格员通过“津治通”平台上报事件12000余件,办结率100%,网格员入户走访群众10000余次,走访重点人员1500余人次,入户中帮助解决或上报涉及重点人群的问题事件80余件,有效的把问题矛盾化解在了基层,为白古屯镇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优化平安建设组织布局,构建基层平安建设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建立健全村治保会、调委会,网格员队伍体系健全,建立平安志愿者大队,并动态调整充实力量,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发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乡贤调解员等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加强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排查,及时向公安政法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持续净化村居社会环境,村内无宗族恶势力、无吸贩毒窝点、无邪教人员活动。按要求完成农村视频监控网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学校、集市、主要干道和出入村路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与“雪亮工程”、公安机关“技防网”相互配合联网运行,助力我镇平安建设。
(五)严格落实依法执政。一是不断充实执法力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项行政执法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制定的“白古屯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白古屯镇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白古屯镇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白古屯镇法制审核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白古屯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系统管理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来执法。规范行政执法案卷,严格按照案卷评查标准执行,确保案卷完整性。二是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及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建立平台管理员专员管理制度,完善并有明确的协调机关负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同时规范汇总信息。三是建立行政执法日常检查监督机制,每年至少组织1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查或者其他形式的检查执法信息录入是否完善,保证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同时畅通投诉举报平台,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是对法治建设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原因:法治理念还没有普遍树立,大多数行政人员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
二是创新法治宣传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形式不够丰富,法治宣传效果有限。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主要普法宣传缺乏创新宣传模式,政府面向社会进行法治宣传活动多采用宣讲形式,全民学法的意识还不够浓厚和全面。
三、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法制建设组织领导。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镇政府各科室为办公室成员单位。全面深化落实依法治镇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依法治镇工作的组织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做好对当前法治工作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法治工作主要方向和内容,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实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规范社会行为。
(二)积极发挥党委核心作用。我镇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推进情况,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了开展法治宣传、完善依法决策、推进依法行政等有关事项,认真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对天津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的反馈意见,认真梳理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要履行的具体职责,研究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已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努力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制度。推动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关键少数”,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纳入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督促、有落实,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职责明确到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推进阳光廉洁政府建设。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常态化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刑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为重点,以学校、机关、企业、村居为阵地,以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镇公民法律素质。二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结研究。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结研究,完善年度普法计划,将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学习内容,扎实开展集中学习,利用好《民法典》宣传月、三.八妇女节、6.26禁毒日、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内容丰富,影响面广的宣传活动。三是落实普法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做好在执法司法和服务管理过程中释法说理,贯彻落实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提升我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合法性审核保障,加强我镇法治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聘用法律顾问,推进政策、决策、决定等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及行政决策机制,重大执法决定前均严格进行法制审核,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完善政务服务,扎实开展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决策程序,防范行政决策风险。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制定的“白古屯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白古屯镇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白古屯镇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白古屯镇法制审核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白古屯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系统管理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来执法。规范行政执法案卷,严格按照案卷评查标准执行,确保案卷完整性。三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务公开网络建设,按照要求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强化行政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高“关键少数”法治素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住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法律明白人等关键少数的法律法规学习,以点带面,着力提升村级单位依法办事能力和司法调解水平。二是完善村级制度。完善“两委”联席会、村务监督、村民理财小组工作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三是加强法治宣传。通过集中宣传、法律知识讲座、送法入户等形式,做好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积极拓展法治阵地建设,将法治内容和元素充分融入到法治广场、文化墙、公益公告宣传牌等阵地和载体中,让村民处处见“法”,入脑入心。四是强化典型引领。在全镇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村级单位民主法治建设,严格落实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力争在年内使更多村级单位成为全国或市级民主法治村,切实让全镇居民在法治建设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