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要求,根据《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精神,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科技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有力促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任务,成立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2022年科技局普法工作计划》、《武清科技局普法责任清单》和《武清区科技局2022年度普法工作方案》,明确具体责任科室、责任人和普法内容,领导班子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2次,持续推动落实普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普法工作队伍建设,推荐备案本单位普法讲师1名、法律顾问2名、普法志愿者10名,依靠专业理论强化法治宣传贯彻落实。
(二)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年度学法计划,通过党组中心组、领导班子、全员集中学习等形式对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对法治的重要部署、论述进行深入学习,年累计学习10次以上。其中,将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本单位党组中心组和干部集中学习重点内容,专题学习6次,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习讲授科技进步法1次。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干部在线学习、学法用法考试系统等平台学习法律知识,每人每年学法时间超过40学时,参考率、合格率100%。
(三)开展法制宣传。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持续宣传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信息共14条。围绕落实科技进步法,科技局深入推进“稳经济”、助企纾困工作,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被武清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平台发布。年内,组织线上学法答题2次、旁听庭审1次,持续推进“法治单位”、“普法活动进机关”创建等活动,以案释法推动法治传教育走深走实。
二、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普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的手段和形式比较单一,依法治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过程中以案释法结合不够深入,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年度工作筹划中,强调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和政策研究,不断增强政策法规的普适性、针对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将法治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根据需要扩大到全体党员干部,全面提高干部的法治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把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体系和年底领导干部述职内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做出重大事项决策前,主动寻求法律依据、避免失误,全面推进机关法治建设工作。
四、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学法普法队伍建设。持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水平,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切实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二)创新学法普法宣贯形式。发扬“挤”和“钻”的学习精神,深入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宣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思维方法,只有自身领会思想、吃透精神,才能在开展业务中将精神传至基层、传进企业,让法治根系更好延伸至基层,将全面依法治区向纵深推进。
(三)推动法治下基层进企业。持续推动工作能力、服务能力“两提升”,各科室人员发挥职能,在业务工作中传播法治力量,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推动法治建设下基层、进企业,在建言献策上主动担当,在民主监督上持续发力,在牵线搭桥上有所作为。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转化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