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政务服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促改革优服务齐抓共管,不断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效果,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一是健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制定下发2021年度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干部理论及党支部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营商环境条例、党内法规作为必学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二是拓宽干部学法途径。组织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天津干部在线”、“学法用法考试平台”参加法治学习,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同时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知识竞赛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武清政务服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荐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及相关法律知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群众法治观念。二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放置《宪法》读本,供办事企业和群众阅读学习,通过大厅电子屏、LED显示屏等途径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发挥引导办件群众,辐射社会的良好效果。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办理行政审批工作中,向申请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许可法、许可事项所涉及的具体法律知识。四是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以宣传解读、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为主要内容,向来往办事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详细解读政策内容,营造优化营商环境宣传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天津市全面深化“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决策部署,进一步细化“一制三化”改革举措,出台《武清区进一步深化“一制三化”改革打造一流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细则》,实现全区“一制三化”改革3.0启动升级。按照《关于实施社会投资备案类建设项目在线自动备案的通知(试行)》要求,落实社会投资项目在线自动备案,让企业进一步压缩办事成本,实现足不出户办业务。通过完善现有审批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调整审批服务时序,充分利用土地划拨或招拍挂的时间,指导企业落实开工前各项建设条件和管控要求,推动项目实现“多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天津睿建置业有限公司津武(挂)2019-064号土地项目成为我区“拿地即开工”的首个项目。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用好各项服务举措,改革实行以来,全区办理审批改备案事项352件,告知承诺事项1111件,优化审批服务事项2424件。
二是打造高效政务环境。严格落实《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负面清单》、《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负面清单》、《关于印发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零跑动”“全市通办”清单的通知》要求,推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同步推进自助办理终端和两个政务自助服务厅建设,实现社保、税务等便民事项自助可办。目前“一次办”、“网上办”、“马上办”办件比例均在90%以上。全面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机制,明确首问责任人的责任、服务态度、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行业管理、企业设立两类“综合受理窗口”,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综合受理模式,行政审批效能持续提升。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目前22个部门、6个政务服务分中心及29个镇街已在窗口位置设置好差评“二维码”,持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提高网上实办率。
三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对照市级文件精神,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梳理,结合武清实际制定了《武清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分年度细化责任目标,制定《武清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压茬推进落实,并已于3月15日在全区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下发。完善武清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营商环境“月通报、季督查、年总结”的工作机制,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责任清单的工作落实情况形成工作专报上报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0次工作专报。加大督导推动力度。成立专门走访队伍,对承担2021年重点任务的单位、部门开展走访大调研活动,跟进责任清单的完成进度,督促各责任单位按时按量完成各项任务,强化监督,做好任务清零活动。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党组书记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高度重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当好政务服务法治化建设组织者、推进者和实践者,成立了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别负责,科室具体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到位。二是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按照武清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办实际,将法治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要点,切实把普法工作与日常依法治理工作有机结合,使两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根据武清区“八五”普法规划,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政务服务办“八五”普法规划》以及2021年度普法计划,从而在时间上、制度上、措施上保证了“八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加强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存在不足
一年来,我办法治建设工作在办党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工作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工作实际的能力不足;二是依法行政能力还需提高,在工作中还不善于用法治思维处理解决问题,遇事用法的意识还需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仍需加强。
(二)原因分析
一是学习自觉性不强。虽然平时比较注重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习近平法治思想,但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全面,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层含义没有全面理解。
二是学用结合不到位。没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具体工作有效结合,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武清的具体要求不明确、不清晰,没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际。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政务服务办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法治武清、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全面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以《武清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结合武清实际和全市重点工作部署研究制定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二是持续开展“监督员在行动”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职能部门“主题”式走访座谈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三是扎实开展国家、天津市两级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争取在2022年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四是加大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入企面对面、镇街中心走访、“营商环境”公众号等宣传方式,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二)持续推进“一制三化”改革
一是持续落实承诺办理、容缺受理服务机制,深化实施“四免”、“免申即享”等惠企政策,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四项改革举措,全心全力服务市场主体。二是持续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做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操作规程的梳理工作,构建覆盖线上、线下全方位、多维度的“好差评”评价体系,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三是持续做好创新服务工作。积极落实线上线下“跨省通办”工作,深耕小“京津冀”改革试验田,重点推进“通武廊”区域“跨省通办”工作,实现跨区域协同无差别服务。升级“场景式”主题服务,确保重点领域主题服务事项“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次办好”,以高水平、高效能的政务服务,助力全区法治环境持续向好。
(三)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单位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加强人员培训,规范行政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开展。二持续推动法治学习教育。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组织学法活动,及时就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天津干部在线”、“学法用法”平台开展法制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三是持续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深入宣传宪法和法律,带动全办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落实年度普法计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法治武清建设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