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文件精神,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信访工作各项职能,取得了较好成效。按照《武清区法治政府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津武法发〔2020〕3号)文件要求,我办认真梳理2020年工作进展,结合依法治区考核、法治政府建设攻坚情况,对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就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2020年5月,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区矛调中心完善矛盾调处咨询登记、调解优先等制度,实现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联动,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法制教育、依法办理、心理咨询并重,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访之前,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迈向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加强法治教育,提升行政能力。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实施,紧密结合“法律进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学法活动,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并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加普法办统一组织的普法知识考试,对干部学法成果进行细致检验,有效提升信访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
(三)聘请法律专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我办积极对接区司法局,指派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定期到信访大厅坐班,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并引导来访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处理涉法涉诉问题,提升了信访案件化解率,既有效缓解了信访工作压力,又受到广大来访群众一致好评。
(四)完善工作体系,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领导总责,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层级工作体系。通过信访接待、接听来访电话、复查复核等日常工作,开展对《信访条例》全方面宣传,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问题,增强来访群众依法信访意识。
二、党组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普法责任。为确保法治建设工作在我办顺利开展,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形成了办党组书记、主任为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办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分管负责人,秘书科牵头抓具体工作,其他业务科室协调配合的职责明确、分工到位的组织体系,并将法治工作纳入到年终目标考核,切实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法治信访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视,促进遵法守法意识化。
(二)注重法规学习,提升法律素养。办党组书记、主任王立冬同志高度重视我办法治建设工作,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法律法规,对信访工作方面的制度规范组织业务研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对信访工作进行完善,确保全办各项工作都依法依规开展。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0年,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效果显著,办领导班子无重大违纪案件,也无行政诉讼案件,但仍有可改进之处:
(一)法律知识不够丰富。办党组积极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但实际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增强,信访干部在实际接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所需要了解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也各不相同,与建设法治政府要求相比,与来访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法治宣传工作形式不够多样。目前《信访条例》等信访有关文件宣传主要依靠信访接待大厅的图册和视频形式,宣传效果不够深入持久,宣传形式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强。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机关干部法治培训,使广大领导干部在生活中严守法律底线,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紧密结合当前信访工作重点,在接访大厅利用宣传片和宣传手册等手段为群众普及扫黑除恶、依法信访等法律常识,增强来访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有序工作环境。
(二)努力健全矛盾调处化解机制。健全完善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发挥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员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就地化解,小事不出社区村。形成信访问题的,由镇街中心首办,办理不了的,及时上报、逐级解决。制定信访工作办法,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全力抓好重复信访化解工作,减存量防增量,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健全重大矛盾纠纷提级办理、各级领导下访接访等制度。
(三)强化监督检查,提高政务透明度。加强对信访工作进行检查,不符合相关法规的部分进行重新办理,确保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依法向社会公开相关法律政策和信访办理规定程序,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多方面推进法治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