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清风正气话雍阳丨雍奴贤臣鲜于璜

来源:  天津市武清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12-06 09:20


鲜于璜,字伯谦,为东汉渔阳郡雍奴县(现天津市武清区)人。鲜于璜天资聪慧,尊师孝母,勤奋好学,远近闻名,为郡太守察举孝廉,授为郎中,后升任度辽右部司马,安抚匈奴,边境安宁。继而升迁为赣榆令,在任上“经国帅下,政以礼成”“民诵其惠,吏怀其威”。服父丧后复出,先是在州剌史部任治中,后被聘为太尉府西曹掾属,参与中枢事宜,为朝廷赏识。汉殇帝延平年间,出任安边节使,统辖二州。上任后,他体察民情,整肃吏治,“清风流射,有邵伯述职之称。圣上珍操,玺符追假”。

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鲜于璜官拜雁门太守。在任期间,“内和九亲,外睦远邻”,勋绩著闻,百辽咏虞”。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为政崇尚无为,重视教化,不施刑治,百姓安居,政通人和;带兵征伏乌桓,靖边安民,外夷臣服,朝无顾忧,德行可比古之晏婴、减文仲,在治下百姓和百官同僚中声誉颇高。后因病辞官,延光四年(125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鲜于璜去世四十年后,其孙鲜于鲂、鲜于仓、鲜于九于为之立碑颂德。

鲜于璜是武清乃至天津最早的历史人物。但遗憾的是,鲜于璜在史书上无传,也不见于志书,卓著功绩鲜为人知。幸运的是,1973年出土了《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使得碑记补了史书、志书之阙。


《鲜于璜碑》碑拓

《鲜于璜碑》呈圭形,碑阳额阳刻小篆“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额旁阴刻青龙、白虎,碑阴穿上阴刻朱雀。碑两面阴刻铭文,大部分保存完好,碑阳记叙鲜于璜的仕迹,文后赘以颂辞;碑阴以四言韵语记述鲜于璜的功德,文尾详列其家族世系。碑文在颂扬鲜于璜勋绩著闻的同时,也提供了东汉的察举征辟制度、官职设置、政府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等珍贵资料,不失为正史有力的印证和补充。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