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武清古称泉州、雍奴,别称雍阳,久处畿辅之地,历为官家所重,能臣贤吏辈出。中国古代有“以吏为师”的优良传统,与当今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头雁”作用内在统一。我们挖掘档案方志资源,整理了历史上与武清有关的一些能臣贤吏故事,希冀党员干部能从中汲取其为官之道,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清篇章贡献力量。今天推出第四期:田豫不受怀金——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历事四世,忠清在公,忧国忘私,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所在有治”;北征代郡,南败孙吴,后持节护乌丸校尉、持节护匈奴中郎将,领并州刺史,镇守北疆,破鲜卑轲比能、斩乌丸王骨进,“威震沙漠”。
田豫镇守北方边境时,生活俭朴清贫,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鲜卑的素利等部落常来拜会,多次送上牛马等礼物。田豫就把这些礼物转送给官府。这些部落的使节以为之前送给田豫的礼物太显眼,田豫才不敢收,不如直接送金子。于是怀揣三十斤黄金,再次来找田豫,对他说:“请您避开左右的侍从,我有话要说。”田豫听从了。部落来使跪拜说:“我们看到您非常清贫,所以送您一些牛马,但您却把它们交给了官府。今天秘密地送些黄金给您,可以作为您家中的财产。”田豫张开宽大的衣袖,收下了黄金,并感谢他们的好意。等到部落使节回去后,田豫立即将这三十斤黄金全部交给官府的库房。魏文帝曹丕了解这一情况后下诏表彰他说:“春秋时有个魏绛,为表示与戎族敌对,光明正大地接受他们送来的礼物,如今你举袖接受鲜卑送来的黄金而交公,你这种做法,我非常赞赏。”于是赏赐他五百匹绢。他分了一半收藏在公家的小仓库,以备奖赏给立功的将士,另一半则送给部落使节,以答谢他们送来黄金的情意。
田豫出统戎马,入赞庶政,不营产业,不贪钱财,“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