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武清
产业脉动与人才热忱交织涌动
一场将“聚光灯”投向广袤田野
让本土能人登台
“传经送宝”的乡村振兴大讲堂
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
分享接地气的实战经验
管用的“土方子”
进一步激活
乡土智慧的活水源泉
日前,武清区举办“雍抱人才 阳帆未来”京津产业新城第二届人才服务周“振兴+”主题活动——“土专家”“田秀才”沙龙活动暨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政策宣讲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聚焦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以服务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培养人选、新农学堂导师、金融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大家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育、金融助力等话题交流探讨,思想的火花在互动中不断碰撞,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武清区不断完善优化乡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支持用好农科院所、农技推广机构、乡村人才振兴大院、科技小院等资源,搭建农业产业与教育合作平台,持续提升乡村人才综合素质,挖掘区内“土专家”“田秀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重点扶持,引导专家人才投身乡村各个领域,发挥示范引领、联农带农的作用,促进基层群众增产增收。

活动为活跃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基层治理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女性人才代表,颁发了新农学堂导师证书。农行武清支行、建行武清支行、邮储银行武清支行、农商银行武清中心支行与区内14家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融资签约,合计金额达3000万元,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乡村振兴路上,农业、文化、卫生等各类人才与社会各界携手,让武清乡村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南蔡村镇粜粮务村
“一肩挑”
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同步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实力。今年,尚农智谷平台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完成,吸引了齐禾生科、大禹节水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成功引进100多项新品种新技术。作为区内的“土专家”“田秀才”,我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发挥示范效应、加强合作交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积极推进农旅融合,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津荣金工艺品
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新农学堂导师,我始终将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创新“工序分解+居家代工”模式,已带动大良镇及周边100余户村民实现灵活就业。通过师徒传承机制,培养了20余名年轻传承人,并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公司+农户”合作机制,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打造“非遗+旅游”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非遗力量。

上马台镇隆泰家园社区
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
作为一名基层乡村医生,我深切感受到“一人一策”政策的赋能实效。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我的诊疗场所面积扩大、设备升级,日均接诊量提升了近一倍。去年,通过技术创新,我参与的 “葫芦灸” 项目,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 “十四五” 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一等奖,并建立了名医传承基地分站。未来,我将持续发挥“土专家”示范作用,推动中医药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社区,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内容来源:美丽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