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武清区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帮扶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  天津市武清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7-16 15:2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一头连着百姓福祉的“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

武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

重大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

创新举措、精准服务

交出了一份有温度

有厚度的就业答卷!


           


清晨6点,武清区振华桥零工市场飘来阵阵茶香。45岁的李建国接过驿站工作人员递来的热茶,掏出手机熟练点开“智慧就业”平台。不到半小时,他就接下了当天的装修零活儿。“以前在马路边风吹日晒等活儿,现在在驿站里吹着空调找工作,还能随时领劳保用品,踏实!”李建国的感慨,道出了全区3400多名零工的共同心声。


作为零工群体的“暖心港湾”,振华桥零工市场通过数字化与人性化服务深度融合,彻底改写了零工就业模式。目前已有3400余名零工完成实名登记,日均250余人次通过市场获得工作机会,年累计带动增收1500万元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截至今年上半年,武清区交出亮眼“就业成绩单”: 190场招聘会、27次助企宣传服务、1297万元就业补贴、2.1万城镇新增就业……每个数字背后,都是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今,武清已连续四年在全市就业考核中名列前茅,稳稳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幸福饭碗”


           


这份成绩单,离不开一系列“接地气”的实招。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武清织起了一张密实的“就业服务网”——68个基层就业服务站点遍布社区商圈,其中既有嵌入生活场景的“津彩e就业”驿站,也有标准化运营的零工市场。以杨村街道智慧就业平台为例,实时更新11299家企业、66206个岗位信息,帮助26978名求职者实现“指尖上的精准就业。徐官屯街道的张大姐对此深有感触:“原本愁着照顾老人没法出远门找工作,没想到通过家门口的就业驿站,成功入职附近的电子厂,既能赚钱又能顾家,日子更有盼头了!”


           
           


在“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下,武清区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帮扶。为313名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扶持等组合拳,助力他们重燃生活希望。黄庄街道的刘大哥曾因身体原因求职无门,在就业驿站帮助下,他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并在创业孵化基地的政策支持下开办商铺,如今生意红火。目前,全区5家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带动236人就业,让“创业梦”照进现实。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2.1万新增就业人口印证着武清“以产聚才、以业兴城”的发展智慧。依托京津产业新城,当地聚力打造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引领”产业格局,6条主导产业链加速集聚兼具科技含量、环境效益、就业容量与税源潜力的优质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的双向赋能。


            


面向未来,武清就业工作正锚定更高目标稳步前行。一方面,持续优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招聘模式,加密基层就业驿站布局,全力织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步推进零工市场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支持企业自建培训中心、开展自主人才评价,积极参与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以超百场专项培训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同时,综合运用政策工具,精准匹配千个见习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武清这片热土上实现人生价值。


            


从智慧平台到暖心驿站,从零工市场到创业基地,武清正以一项项有力度、有温度的创新实践,将“稳稳的幸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份厚重的就业答卷,不仅书写着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更勾勒出一座城市以人为本、向新而行的发展图景。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