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
“通武廊”三地30余名博士(后)
企业家及政府部门代表齐聚武清
共话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近日,区人社局主办的“智汇通武廊·博创启新航”博士(后)沙龙活动在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中央创新区成功举办,推动博士后科研方向与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为三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携手迈向更高峰拉开精彩序幕。

与会博士(后)集体参观了“武清区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展”。成果展重点展示了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联盟博士后团队研发的10项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成果,包括哈威克公司自主研发应用于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的芯片、铁科舍弗勒公司研发的铁路车辆走行部转动零部件在线监控RCMS系统、克伦斯公司的辅助驾驶主动障碍物检测系统及应用于列车司机状态监测的TDMS系统、华夏高铁公司研发应用钢轨断面轮廓测量的轨廓仪等,多项技术国内领先,为京津冀企业提供了可转化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市人社局相关人员专项解读了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设置的“创新赛+创业赛+海外赛+揭榜领题赛”联动机制,助力实现产学研精准对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全区“人才自主认定”政策,涵盖科研资助、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的全周期政策体系,引发博士(后)们深度研讨。大家纷纷表示,科技创新成果与人才政策形成双向赋能,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博士(后)经验交流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协同创新贡献实践智慧和力量。天津工业大学宋丽梅教授结合斩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双铜奖”经验,解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北京卓越信通电子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王鑫聚焦跨区域人才培养,提出通过技术衔接与机制协同构建创新共同体;北京中科赛博标准化技术研究院院长孙学智以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评委视角阐述参赛方法论;橡鑫生物联合创始人楼峰博士通过生物信息学跨学科产业化案例,展现科研与产业双向赋能实践。专家们的智见形成创新矩阵,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自由交流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参会人员围绕技术需求、科研合作及政策优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企业代表与博士(后)团队现场对接需求,“通武廊”三地人社局同步建立高效沟通机制,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不仅是智慧交融的平台,更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新起点。未来,“通武廊”三地将持续深化资源共享与人才共育,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