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武清分局率先探索“用地用林一件事”高效集成办理实践改革

来源:  天津市武清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4-02 15:30

2025年以来,市规划资源局武清分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从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用地用林审批效率的角度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按下“放管服”改革加速键,会同武清区林业审批部门大胆探索,在天津市武清区公益性骨灰堂改革试点项目中,创新推出“用地用林一件事”集成化审批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升级,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版数据、一窗受理、一次踏勘、并联审批”,实现“两审合一”,显著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项目落地提供高效服务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善作善成”要求。


在“减”字上发力,精简报批材料

武清分局聚焦工作质效,强化目标导向,努力破解申请材料提交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积极与其他部门对接,整合申报要件。改革前,用地者需在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林业3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分别提交用地报批申请材料和使用林地申请材料,总计2套材料、12个附件。改革后,多部门统一制定办事指南,整合用地审批、用林审批申请表,形成“一张表单”统一申请,“一版数据”共享使用、“一套材料”共同办理,企业仅需提供选址意见书、勘测定界报告和立项审批文件即可同时申报用地用林审批,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办事负担。


 在“少”字上着力,减少跑动次数

为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办件更方便、更快捷,武清分局以企业满意度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创新为企业“减负”。以往,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组织镇(街道)及项目单位开展土地现状调查,行政审批部门开展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多次踏勘不仅耗费时间,也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现在,通过整合用地审批中“地上物调查确认现场踏勘”和用林审批中“林地现场踏勘”,两次踏勘合并为一次,将“项目多头跑、重复跑”转变为“部门协同跑、联动跑”,效率提升45%,跑动次数减少50%


在“优”字上聚力,深化流程改革

为提升工作效率,武清分局站位审批全局,力度加码,探索出了并联审批新模式,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审批时限的大幅缩短。按照传统的“先批林后办地”审批模式,林业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查审批结果是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申报用地材料的前置条件,各部门审批流程串联推进,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基础数据人工核验,导致环节众多、周期漫长、效率低下。改革后,武清区实行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林业等部门用林与用地申报材料同步录入、同时审查、统一上报,实现用林用地信息共享、实时流转,打破了原有部门间互相等待的政策壁垒,审批时限预计减少30个工作日

武清分局结合武清区实际,围绕主要问题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天津市武清区公益性骨灰堂项目的试点实践,推动用地用林一件事办理,通过“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版数据、一窗受理”,实现了企业少跑腿、只准备一套材料,避免因流程繁琐、部门间协调不畅导致的效率低下,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工作质效乘势跃升。此次改革举措打破了林地分离、各自审批的传统做法,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用地用林审批中“多头跑、重复交、耗时长”的难题,实现要素保障“一路通”。

“用地用林一件事”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后续,武清分局将在创新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改革试点覆盖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武清用地用林审批改革样板”,为全市用林用地合并审批改革提供“武清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生态支撑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