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格在身边

一张网格,织就民生保障网;千百格子,汇聚温暖人心力。曹子里镇致力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围绕群众的实际问题和需求,通过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以及便民利民服务等多方面的努力,激发了网格治理的化学反应。
1
蔡杨庄村:路灯亮了 民心暖了
“这路灯好几天不亮了,晚上出门得摸黑,摔一跤可咋整啊!”曹子里镇蔡杨庄村村民王大娘站在村口,望着漆黑的门口直叹气。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声感慨刚在村口小卖部和老姐妹们念叨完,第二天傍晚,村道上便亮起了温暖的灯光。
近日,网格员马伯华在入户走访时捕捉到了村民的烦心事。王大娘一句“摸黑出门心慌慌”,让他当即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沿着村道逐段排查。“这段路灯线路老化,接头都生锈了”,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马伯华很快锁定“病灶”。他一边联系供电所说明情况,一边在村民微信群里同步进展:“大家放心,明天电工师傅就来修!”
网格在身边



次日,马伯华早早等在村口与电工师傅会合。“先检查变压器,再逐杆排查线路”,他手持记录本全程跟进。村民们隔着窗户看见,电力师傅们爬上爬下,手套磨破了也顾不上换。正午时分,随着“咔嗒”一声合闸响,路灯重新亮起。
“这效率真高!昨晚我遛弯还黑灯瞎火,今早路灯就全亮了。”王大娘拉着马伯华的手连连道谢。这位网格员腼腆一笑:“咱村里老人孩子多,夜路安全可马虎不得。”据蔡杨庄村网格长介绍,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治理,已解决危墙修缮、排水沟清淤等民生问题7件,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如今,明亮的灯光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更映照着基层治理的温度。在曹子里镇蔡杨庄村的阡陌间,“网格红”正编织着一张张民生保障网,让乡村的夜不再漆黑,让百姓的心始终温暖。
2
前台村:暖气漏了心不慌 网格服务暖洋房
“滴答、滴答……”张大爷家暖气片旁的漏水声在夜里格外刺耳。看着墙面上渐大的水渍,这位独居老人正犯愁时,前台村网格员已拎着工具箱站在了家门口。
近日,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了张大爷家的异常。“大爷,这排气阀锈蚀太严重了!”他踮脚查看暖气片接缝处,黄色锈迹混合着水珠正不断往下滴。老人搓着手直叹气:“孩子们都在外打工,我也不懂这些……”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日常处理村务的网格员竟从工具包里掏出扳手、生料带等全套维修工具。他半跪在水泥地上,先用纸巾吸干积水,再用钢丝球小心打磨腐蚀的阀口。“得换个铜芯阀,耐用!”说话间,网格员已从随身工具包取出备用零件——原来村里常见的水暖配件,他早备齐了。
生锈的螺丝在扳手力道下咔咔作响,网格员额头渗出细密汗珠。40分钟后,新排气阀严丝合缝地安装完毕,暖气片重新涌出热流。“大爷您摸摸,这温度是不是上来了?”他边说边用抹布将墙面水渍擦拭干净。张大爷握着温热的暖气片,眼眶微红:“你这手比专业水暖工还利索!”
这暖心一幕在前台村并非个例。作为“全能型网格员”,前台村的网格员们都练就了“多面手”技能,从修水电、通下水道到调手机亮度,从调解邻里矛盾到教老人用视频通话,他们随身工具包简直像哆啦A梦的口袋。前台村网格长说:“咱们网格员既要当信息员、调解员,更得是村民身边的维修员!”
如今,张大爷家暖气片上的新铜阀闪着温润的光,墙面上的水痕早已干透。在这个被网格细密守护的村庄里,365天不间断的暖心服务,正编织着最踏实的民生保障网。正如村民在微信群留言:“看见红马甲,心里就暖和!”
3
向阳社区:网格铲顽疾 楼道焕新颜
“这牛皮癣贴得比春联还密!”向阳社区29号楼3单元住户王阿姨望着满楼道的小广告直皱眉。开锁广告、疏通下水道贴纸、甚至伪造的“燃气安检通知”,五颜六色的胶痕像伤疤爬满雪白的墙面。让她没想到的是,这顽疾从反映到治愈,仅用了半天时间。
近日,社区网格员张安妮在日常巡查时注意到了这处“重灾区”。她掏出手机逐一拍照记录,发现仅一个消防柜就贴有二十几张小广告。“这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诈骗隐患。”张安妮当场联系物业经理,将照片原图发送至工作群,重点标注了伪造的燃气通知。
30分钟后,物业保洁团队带着铲刀、喷壶、涂料等工具抵达现场。张安妮全程跟进清理:“这张'疏通下水道'是热敏纸,得用酒精才能擦净。”她边指导边动手,与工作人员合力清除胶痕。针对墙面残留的痕迹,物业当天调配同色涂料进行了补刷。
网格在身边



“现在楼道亮堂多了,看着就舒心!”傍晚散步的居民们纷纷点赞。张安妮趁热打铁,在单元门口张贴了“网格服务卡”,提示居民发现小广告可随时联系网格员。物业也承诺将增加每日楼道巡查频次,建立“发现-清理-预防”闭环机制。
这场“闪电战”折射了向阳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效能。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员牵头,已协调解决私搭乱建、飞线充电等环境问题十余件,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正如张安妮在朋友圈所写:“网格联动聚合力,扮靓家园靠大家。”如今,向阳社区的楼道里,清新的墙面色与居民的笑脸相映成辉,共同绘就着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