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仲裁院成立于2012年,作为负责处理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专门机构,推动硬件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裁决规范化、服务便利化,为促进武清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建平台,
提升劳动仲裁软硬件水平

近年来,武清区仲裁院对标先进地区标准化仲裁院建设经验,着力推动仲裁院标准化建设,建成面积达6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仲裁庭,形成一厅(立案大厅)、二区(办公区、办案区)、三庭(立案庭、仲裁庭、巡回庭)的崭新格局,科学设置庭审席位,配置了证据演示系统、安检系统、监控系统等办案设施,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为高质量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提供了保障。
丰富争议化解新方式,采取开通线上受理渠道、加强案前调解、加开仲裁庭等举措,有效压缩了案件办理时限,案件全部时效内结案,当期结案率97.8%,调解成功率80%。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武清分局设立仲裁大厅警务室,配备专业警务人员,确保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强队伍,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

仲裁院配备16名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专职仲裁人员,并按照1:1比例配齐书记员等办案辅助人员,同时,聘请了8名律师作为兼职仲裁员,参与仲裁案件的审理工作。通过自学自讲、案例研讨、赴外培训、考试测评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增加办案人员知识储备、拓宽办案思路。
主动与区司法局合作,引入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案件先行调解,累计调解成功案件3500余件,有效缓解了仲裁院案多人少的矛盾。2022年与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共同成立武清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室,建立了由50人组成的调解员专业队伍,共调解成功案件1350余件。

重预防,源头化解促和谐

加强基层调解网络建设,指导区内29个镇街、5个园区、33家商会及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四级调解组织,区内调解员队伍达到了300余人,覆盖全区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体系基本形成。采取“以案代训”的方式,让基层调解员观摩、旁听仲裁开庭,了解仲裁庭审程序、调解方法与技巧,进一步提高调解能力。开展流动仲裁庭进园区专项活动,通过以案说法,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开展巡回宣讲,多次到用工密集的镇街园区开展普法宣传,邀请基层调解员、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参与,剖析劳动用工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和认识误区,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和促进就业服务联动,实现职能优势互补、业务联动配合,努力构建武清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立机制,优化调解仲裁服务

协调区人民法院建立常态化裁审衔接机制,统一裁审标准和尺度。与区检察院共同制定《关于建立民事检察与劳动仲裁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对接联系机制、联合调查机制等7项内容,在特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领域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仲裁院纪检监察工作站,制定了《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职责(试行)》,明确了对仲裁院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廉洁从政、秉公用权等6个方面实施监督的工作职责,以监督促进提升调解仲裁服务。
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仲裁工作站,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20年建站以来,持续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仲裁申请书书写指导等法律援助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千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