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遛狗要拴绳,这样比较安全。”
“阿姨,电动车不能进电梯。”
“您看,家门口堆放杂物不卫生也不安全,我帮你清理出去吧。”
日前,杨村街道阳光家园社区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身影,他们是一个个小小楼栋长。这些小志愿者们的课余时间常态化巡查自己所居住的楼栋,引导居民自觉做到不乱堆乱放、遛狗拴狗绳、机动车不乱停等,并潜移默化中带动自己的父母加入到“楼栋守护”工作中来。社区网格员定期和“小楼栋长”们开碰头会,沟通解决楼栋居民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直以来,阳光家园社区立足自身特色,坚持党建引领工作,始终以“党建引领,党建聚邻,党建暖邻”为工作目标,“聚合力”解决群众难题、“汇微力”共建社区治理,让基层治理新模式筑牢群众幸福家园。
阳光家园社区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链接资源,延伸拓展服务方面下功夫,将党建工作根植到辖区的各个楼门。他们以楼栋为单位,在党员组织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把居住在同一楼组或相邻楼组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组织起来,建立楼栋党小组,围绕居民共同关注的利益问题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让群众参与更方便,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同时,社区党组织通过完善运行模式,制定楼栋党小组自治公约,采用积分量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闭环,以此来推动楼栋党小组工作在基层落实见效,通过丰富党建载体,形成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阳光家园社区创新网格零距离,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他们依托区人房管理系统和街道三中心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基层治理智能化,借助街道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全面联网、实时监控、及时辅助,实现了辖区16个网格3307户基础信息全面覆盖,形成了以信息为支撑,以辖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全能系统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社区结合辖区老年人口生活情况,以街道监管系统为基础,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24小时老人生活风险自动预警,建立家庭、社区网格、街道三级响应机制。很多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有了智慧养老平台打“辅助”,辖区网格员就成了老人们的家人、孩子,每天通过手机掌握动态,有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守护老人身体健康,让老人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心,增强辖区老人的幸福感。
为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阳光家园社区大力推进“网格+警格+N”的一体化社区治理,做到人员融合、数据融合、情况融合、工作融合“四个融合”,让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人员同频共振,高效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社区建立协作清单,搭建社区多元治理平台,实现自治共治有机融合。从信息采集管理、防范宣传、矛盾化解、舆情、网格微信群五大方面十六条进行细致划分,增强各部门工作黏性,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人员由原来“独自撑篙”变成了现在的“众人划桨”。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结伴入户巡查已成为日常网格工作的常态,警格与网格的深度融合,切实了解所管辖区内群众的困难情况,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夯实群众向心力。
这里有秧歌队、歌舞队,居民们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这里有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警务综合服务大厅,有效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与难题;这里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是居民们共同的大家庭……社区治理系民生,点滴关爱汇暖流。未来,阳光家园社区将继续丰富组织、服务、治理内涵和外延,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激发基层治理动能与活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象化为和谐社区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