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武清以天津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为纲领,紧扣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5方面18项工程102项任务,实现粮食播种面积 114.5万亩,粮食总产量 49.4万吨,301个村282座农村污水处理站设施利用率达100%,622个村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运用实现全覆盖……截至去年三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3元,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0元,同比增长6%。
一、试点改革实现新突破
2023年6月29日,南蔡村镇粜粮务村仓储地块、大良镇中迤寺村商业地块成功完成挂牌入市,敲响了天津市本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第一锤”,标志着我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唤醒”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渠道、新希望。同时,武清积极探索林粮等5种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6.6万亩,特色游园4.06万亩,同比增长5.4%
二、品牌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小兔拔拔”“小熊掰掰”“小鹊登枝”……这些又可爱又朗朗上口的品牌名字,想必武清人都已经耳熟能详。去年以来,武清实现“小兔拔拔”等5大果蔬品牌生产标准化 3250亩,推出“小熊掰掰”鲜食玉米百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万亩,“小猴摘摘”鲜桃升级为武清果蔬区域公用品牌,武清“萌宠”系列果蔬品牌“大出圈”,不仅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都叫得响、卖得俏,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2023年3月和12月,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首批和第二批落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分别举行,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 50.9 亿元,涉及产业类、农文旅融合类、服务类等领域。以运河为媒,武清打出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品牌,伴随着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的日新月异,乡村振兴的凯歌将在运河畔一路奏响!
三、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取得新进展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前行路上,“链”式发展成为一个有力抓手。去年以来,依托本土特色农产品,武清强链延链补链,一根根链条,从田间地头串到餐桌:用武清的精品小麦开发麦片加工,实现一产向二产延链突破;创建黑小麦种植基地,实现从“黑小麦”到“黑面粉”再到“黑面包”产业链条;“京津冀桃产业技术专家工作站”落户武清,开发桃干等黄桃产业链,实现批量上市……这根“链”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串起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价值链,也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