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天津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化京津医疗卫生领域协作,进一步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上午,武清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签署“中国梦·农工情”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康武清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第十七届中央专委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乡村振兴发展工委副主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狄森,区委副书记、区长许颖悟见证签约并深入座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是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办、国家卫健委主管、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公募资格的4A级基金会,设立并仍在执行中的患者援助、基层医疗设备捐助、疾病防治、科学研究等各类公益基金、项目共计百余个,25年间受益人口逾2亿人,近十年累计公益支出规模近200亿元,为我国初级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许颖悟感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长期以来对武清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他表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医疗卫生领域成就卓著,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品牌项目优秀、内部管理规范、规模全国领先、具有很高社会美誉度和业界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当前,武清正深入落实天津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人产城”深度融合,加快京津产业新城、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和“新商圈”建设,深入实施“幸福武清”评价体系建设、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大力促进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武清建设。希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充分发挥医疗卫生领域专业资源富集优势,在专家团队引进、医疗人才培养、远程医学诊疗、医疗卫生公益事业等领域与武清深化务实合作,助推武清医疗卫生水平提高、能力提升、管理提级、服务提质。
狄森对本次签约活动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表示,近年来武清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在软硬件设施建设、诊疗水平和管理效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将把医疗卫生领域的优质品牌、人才、技术、资金、科研下沉到武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助力武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北京市知名三甲医院将面向武清区开展“大病不出区—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项目建设,帮助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等武清区内医院在心血管、脑重大疾病、脊柱微创疼痛康复技术等学科领域提升诊疗水平。同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将支持武清区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标改造工程、“行走的医院”数字化村卫生室援助项目建设,为区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相关负责同志,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副院长张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微创脊柱科主任蒋毅,武清区副区长顾俊魁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