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杨村九街上善高跷

来源:  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0-12-09 23:48

早年间杨村设有常德水局段,守望水局段,静安水局段,保安水局段,上善水局段,这五段不但有义务救火的机器,也是基层乡民议事的地方,杨村九街上善高跷得名于此。当年杨村上善水局的高跷会,会头为邱学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王文玉负责传承技艺。

因上善段地处杨村镇最繁华的大摆渡口商贸区,区中有全县最大的庆和涌烧锅,万全堂中草药及糕干店,春源号米面庄等巨商首富,有众多中小商家店铺,他们都乐于出资赞助,所以上善花会,行头新颖,漂亮,高跷腿子高,演出技艺精,誉满乡里。

上善高跷腿子是二尺八寸高,现改为二尺六寸,表演者在脚蹬长木腿上进行跪、跳、扭、舞、劈叉、翻跃等多项惊险高难动作。

上善高跷除八对踩腿着装演员外,还有两个鼓手,两个敲小锣者也着装、打脸、踩腿子。着彩装者一共是十对20人。八对演员中四对文角,四对武角,所以杨村九街上善高跷是半文半武,文武兼备的形式。

表演高跷的八对演者,第一对是陀头和尚和其配对表演者是刘海,第二对是打柴养母的樵夫和其老母亲的表演,第三对是俊公子捕蝴蝶的欢快场面,拿杆扮演飞蝶耍逗公子者也叫白杆,借蛇的扮相化妆,第四对是老渔翁撒网捕鱼的情节,手舞鱼杆引逗渔翁者叫青杆,以青蛇的形象化妆。第五对是儿童小兄妹捕捉蜻蜓的欢快情节。第六对是演绎喜剧“小上坟”的寡妇和小吏的喜剧情节。第七对是刘二姐逛庙会遇见青年,互相爱慕一见钟情的喜剧情节。第八对是傻子妈妈带着傻儿子看会的情节。

舞者彩扮成戏,亦歌亦舞,翩翩如飞,动作惊险,技艺精湛。乐器以锣、鼓为主,伴奏有快有慢,随着表演花样的不同而变化。服装以红色黄色为主基调,均为古装扮相。上善高跷”的代表动作包括:集体驮象、搭牌楼等,表演中伴随着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高难度的惊险动作,因其技艺高超而广受好评,在十里八乡享有很高声誉,每逢节日出会都会吸引附近的男女老少走出家门前去观看。

1941年全县民间花会在城关调演,上善高跷一举夺得表演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1年上善高跷成立了青壮年组和儿童组两道花会,备受到人们的赞赏。撤村建居后,由武建甫独资购办道具锣鼓行头,请出上善八十岁以上的老艺人亲自指点授艺,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花会技艺得以完整保存,世代相传。其中美好的故事情节以及服装、脸谱、腿子各有特点,对于研究传统花会技艺和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在如今盛世之年,依然有着其广泛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