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戏曲鞋靴制作技艺

来源:  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0-12-09 23:21

戏曲靴鞋起源于甘肃省民勤县卢家靴铺。家靴铺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祖先半山,在天津做工,因侍奉一位患病老者获得报答,老人将家传制靴技艺传授于他。从此,卢家做起了靴鞋。“家靴铺”生意十分红火经三代传人的努力探索,勤奋劳作,靴的样式、图案又有了进一步改进,声望日隆,产品远销省内外。光绪初年至建国初,甘肃秦腔演员都以穿家戏靴为乐事。后陕西、新疆、青海等戏曲艺人,也慕名前来定做。

第二代传人宋英俊,举家迁居天津,以修配靴鞋为生其子宋云城(第三代传人)开始制作厚底靴鞋专营生产靴鞋1956年加入天津戏衣戏具生产合作社。

1957年,第四代传人16岁的张金友拜宋云城为师做戏曲靴鞋为人好学,又勤奋刻苦,学徒第二年就可独立接单了。

1980年天津成立剧装厂,与此同时武清县石各庄乡梁各庄村成立靴子组替剧装厂加工厚底靴1987年元月宋云城师傅去世1988年剧装厂倒闭,但梁各庄靴子组始终接单制作戏曲鞋靴直至今天。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使传承上百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戏靴是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传统戏曲表演中人物穿着的各种靴鞋戏靴中保留了许多古代鞋履的款式。万历中期后,鞋履开始只有云履、素履,后来鞋样陆续增加,新式纷纷出现。在戏曲衣箱中,戏靴放置的道具箱称为“三衣箱”,亦叫“靴包箱”,有靴、履、鞋三大类,其中有男性生、净、丑行角色穿用的靴履,也有女性旦行(含丑扮彩旦)角色行步的鞋履;有文武官员用的厚底靴,也有平民百姓穿的便鞋;有翻打角色通用的打鞋,也有孙悟空专用的猴跳鞋,加上舞台艺术的融合,采取夸张、美化的手法而逐渐固定形成了中国戏靴体系有方头、短脸、毬鞋、罗汉鞋、僧鞋。鞋跟高变低,并以浅薄为时尚,以致走路显得有点拖曳。鞋的颜色有红、紫、黄、绿,无所不备华丽鲜艳的彩履替代了单一的青布素履,丰富多彩的款式占据了沉闷的足下世界。

戏曲鞋靴的制作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了解当时的社会及群体状况提供了实物佐证,可以弥补正式典籍存在的不足,技艺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在不同民族文化中进行融合,交叉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体现了文化的特异性,适应性。它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点,是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最好体现。戏曲鞋靴的制作技艺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活态遗存。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