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

永良飞叉

来源:  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0-12-09 23:49

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端有一座被誉为“天津西大门”的古镇—王庆坨。这里自古多出朝廷官宦,文人墨客、武术杂技艺人,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镇。王庆坨镇耍飞叉盛行于明清时期,天津《皇会》书中记载了叉子会,耍飞叉是天津皇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良飞叉至今还保存着飞叉招式白描图、传统鼓镲谱、飞叉演练图、传承谱系图及《津门飞叉》资料。耍飞叉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活态”民间绝技。

飞叉是从古战场上的钢叉兵器推演而来,勤劳朴实的人们把它演变成民间表演的用具。飞叉者酷似战场上的勇士,再配鼓镲敲击,更显飞叉者勇敢潇洒。明清时期,在朝居官者经常带些京城技艺班子回故乡王庆坨为家人举办喜、寿宴,当地耍飞叉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宫廷文化”的影响和融入,使飞叉表演更为丰富多彩,当地百姓称之为“圣会”。

1875年,王庆坨的第一代传人张雨新组建了飞叉会;第二代传人曹尔桐扩大了飞叉会规模;第三代传人房永和出身武术世家,把武术因素融入飞叉招式中,飞叉者更显中华民族精神底色;第四代传人吴国良在继承传统飞叉招式的基础上,拓展了飞叉招式140余个,形成飞叉完整的套路、招式体系。培养的数十名弟子,均被全国各地杂技团招聘,他们把飞叉移至舞台上带到全国各地。正是这二人的推动,使飞叉声名鹊起。当地就把房永和与吴国良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称之“永良飞叉”。第五代传人王文壮、张兆胜、苏宏武、杨增武等人成为飞叉传承的中坚力量,和第六代传人一起传承、保持了永良飞叉以“腿功”见长的优势和特色。一柄飞叉离手不离身,招式中显招式。近几年,实践“非遗进校园”方式进行传承,确定当地两所学校和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飞叉传承培训基地,取得了成效,现已师传至第七代。外国友人巴西的桑巴柚,刚果金的费力可前来拜师学耍飞叉。永良飞叉辐射京、津、冀,民间传统文化也随之传播开来。

近二十年来,永良飞叉参加全国及本地区大型庆典、体育赛事活动,赢得殊荣。在天津市第三、五、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均获金奖;在全国第六、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分别获银奖、金奖,并有幸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2008年,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参加“中华乡土艺术文化节”活动,获最高演出奖。2009年,该项目被天津市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多次参加央视、天视等媒体“五一七天乐”、“群英汇”、“体育榜样”、“记忆天津—我们的非遗”等栏目的录制展演。飞叉表演得到社会上高度评价和赞誉。

永良飞叉之所以在全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它有“三绝”:一是,飞叉在中国北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念。永良飞叉招式中融入了武术、杂技、舞蹈因素,特别是“背剑”、“托塔”、“肩上飞叉”等招式中,体现出传统的古朴之美,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文化价值。二是,永良飞叉以“腿功”见长,有别于其他地区飞叉招式。如:“前踢盖顶”招式,是依靠肢体协调运动来完成高空接叉动作。它又是区别于武术的“离手活”,飞叉在全身各部位击打、压搓、滚动有全身通畅之感,具有强身健体的研究价值。三是,永良飞叉有完整套路、招式体系,具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中华民族文化代表性,加之“宫廷文化”的融入,使之有皇会色彩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这“三绝”奠定了永良飞叉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特殊的“霸主”位置。这个带有中华民族诸多文化元素的“绝技”,在祖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争奇斗艳,芬芳异常,传承至今!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